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登云步月敢问天——记邵阳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于登云

2024-03-23   邵阳日报   阅读量:465

    在中国科技工作者为跨越星河书写的浪漫诗篇中,有一份荣光属于来自邵阳的他。

    作为我国和世界航天的优秀代表,他是深空探测和高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公认的开拓者和领军者之一,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规划者之一。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世界航天奖”获得者、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

    深山铸利剑 追梦为航天

    1961年,于登云出生在绥宁县李熙桥镇李熙村一个普通农家。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行第四。

于登云天性聪明,读书成绩好,13岁就已初中毕业。大队以“年龄小”为由没保送他上高中。于是,他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惦记着这棵读书的好苗子,于登云的初中老师找上门,劝他作为社会青年考高中,继续把书读下去。于登云听从老师的劝告,轻松考上镇上的高中,后又考上绥宁一中。

    1981年,参加高考前,于登云动过上军校的念头,而且报了名。但学校通盘考虑,动员他参加全国高考。当年,于登云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华中工学院,进入力学系就读。

    1984年10月1日,看到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式上,展示先进卫星和导弹的方阵威风凛凛地从天安门前通过,于登云渴望加入国防大军的梦想再次点燃。获悉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时航天部唯一的重点大学,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该校的研究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1988年初,于登云即将研究生毕业。心向航天的他,把自己的简历投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事处。不久,研究院到哈工大招人,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恰巧也是他。就这样,于登云终于圆了航天梦。

    乐当“微波炉” 实干不骛虚声

    1988年4月,于登云如愿进入航天501部四室卫星动力学与控制组,从事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时逢我国大力发展新一代卫星事业,刚工作,于登云就承担了与新一代卫星研制密切相关的柔性结构振动与轨道姿态耦合课题的研究。这是新一代卫星设计中的关键点之一,也是当时国内没有的设计先例。国外资料有限,大多保密。于登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天行走于宿舍、办公室两点一线,生活简单得近乎刻板。为了得到一个数据,于登云经常是一大早上班,将编制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并在边上注明“正在计算”。到了晚上八九时,才得到结果,再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过数不清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于登云用了两年多时间创造性地完成了相关课题,满足了设计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封锁。1992年,于登云所做的课题获原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4年,于登云承担了一个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虽然研制费只有3.6万元,但这一成果解决了载人飞船留轨舱作为交会对接目标的可行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高度评价称:“如果是这样,交会对接试验至少可以省3艘船。”

    在于登云看来,时间是公平的,对搞科研来说,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要学做‘微波炉’,虽然看不见火,但能很快把饭菜做熟。”

    “嫦娥”奔月的幕后推动者

    1994年起,于登云先后担任501部研究室副主任、神舟飞船指挥、“东方红四号”卫星大平台指挥、总体专业技术部部长等职。2003年起,于登云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总工程师、副院长,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他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9月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202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8月,任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

    从单纯的技术研究到综合管理,角色变了、担子重了、责任重了。1998年,36岁的于登云出任神舟飞船总体指挥。面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上万人的队伍,他运用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周到、细致、系统的管理,确保了举世瞩目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万无一失。

    作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组长,于登云率先提出“数字化航天器”新概念,主持完成了“数字化航天器设计与仿真柔性系统”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制,并撰写了《数字化航天器系统工程设计》。这不仅助力我国卫星、飞船等航天器设计制造实现了大幅降本增效,也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际首个高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于登云解决了高质量成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距地球36000公里轨道卫星对地成像分辨率从百米级到十米级的跨越,并可实时形成视频图像。世界气象组织主席蒂尔曼·莫尔认为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8年,于登云出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主持探测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中国探月工程接连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让他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填补了月球探测的空白。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了自苏联1976年“月球24号”无人探测任务以来首次获得新的月壤样品……一路走来,于登云参加或主持了我国通信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30余个航天器研制,解决了多项航天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关键性问题,得到了国际航天界的高度评价。

    2014年,于登云通过差额选举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2020年6月,国际宇航联合会最高奖——“世界航天奖”揭晓,包括于登云在内的3位中国科学家获奖。这是国际宇航联合会创立70余年来,首次将这一奖项授予中国科学家。

    “优质钢”亦有绕指柔

    不同时期的锤炼,成就了于登云这块“优质钢”。他觉得,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性格”,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契合度非常高。

    于登云说,做航天人,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打好基础;二要有团队精神;三要有家国情怀。“做航天人,要吃得了苦,坐得住冷板凳。任务是第一位的,国家使命高于一切,没有信念是不行的。”

    “自古忠孝难两全。”谈及父母,于登云难忍心痛。他说,父母本分、正直,与人为善,对他言传身教。参加工作后,于登云年休假从没休过,探亲假四年一次,跟父母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第一次回乡是1988年携新婚妻子见父母。第二次回乡是1995年为父奔丧。第三次回乡是2002年为母奔丧。

    2010年和2015年回乡扫墓后,于登云最近一次回乡是2023年春天,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在家乡主办的“科普讲解团进校园”“航天科普展”等系列科普公益活动。他作了两堂科普讲座,还想办法促成了航天集团下属单位为武冈国防教育基地带来空间站核心舱缩比模型和交互式体验的太空模拟设备仪器,并向绥宁一中赠送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

    “中国越发展,我们越要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跟国家实力和发展相称的贡献。”于登云说,“要做到这点,我们还要潜心钻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于登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