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陆军院士:探索深蓝色的未来空间︱“三网四化”建设海洋新基建

2023-05-29   第一财经   阅读量:226

    人类的发展势必会向未来空间拓展。在上海发布的《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也提出要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那么,未来空间到底指的是哪些空间呢?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学术界逐步将眼光聚焦在太空、海洋和赛博这三个空间。陆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士说新语·院士谈未来》第四期节目的嘉宾。他说,拓展海洋空间的关键,就是要建设海洋强国,而发展海洋网络信息体系是这一切的基础。

陆军院士谈未来空间《踏上这条深蓝色的探索之路》导视

    提到开发海洋资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海洋渔业。现代化的捕鱼方式是什么样的?对天气更精准的把握?对渔业资源更有可持续性的捕捞?还是对捕鱼的地点、鱼种更了然于胸的掌控?在陆军院士看来,现在的捕鱼仅相当于陆地上的游牧文明,远远没有达到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的程度,那么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拓展海洋空间呢?

    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建设智慧海洋。何为智慧?就是用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海洋资源的共享和海洋活动的协同。用智慧的技术,包括网络化、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达到经略海洋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套用陆地的说法,我们要建设“新基建”。海洋新基建,就是“三网四化”。“三网”指的是能量网、信息网和物联网,“四化”指的则是海洋农业、海洋工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治理的现代化。

    陆军告诉我们,如果具体来看,在海洋上构建能量网、信息网和物联网,相当于用新基建“养”新基建。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下海没有能量是不行的,能源是第一的,需要在海上布一个能量网,全天候,全时段保障所有装备的能量;第二,现代社会,如果信息不畅通,就会寸步难行。有了能量网和信息网,才有物联网,最终支撑海洋“四化”的应用。在陆院士看来,陆上文明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但是海洋文明仅仅处于“游牧文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只有3%~5%。所以,世界上还没有海洋强国,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依旧非常浅薄。

    那么,在向海洋拓展空间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陆军院士给我们总结了两个“不”。

    首先,不能掠夺海洋,它的开发必须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不是可持续发展?主要看能源网。能源网不是简单地把能源供我们使用,而是在自主化、无人化的状态下,利用太阳能、波浪能、风能、温差能等,就地取材,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能源。其次,不能过度开发。过度养殖、过度捕捞有百害无一利,要让海洋休养生息。此外,要有效的整合资源,眼下,我们是区块划分,“九龙治水”,没有形成合力,因此探索现代新型海洋治理方式迫在眉睫。

    记者采访陆院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建设智慧海洋,上海的机会在哪里?”他说,要把海洋经济发展好,这个地方必须要拥有五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背靠好的经济带;第二,有文化传承,有科技基础;第三,能够承接大的产业;第四,政策能够及时跟进;第五,有人才和金融的支持。所以,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海洋战略产业集群,这个历史使命可能要光荣地落在上海。

    好了,最后让陆院士带领我们畅想一下,智慧海洋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说:在网络化发展方面,未来的海上必然会存在一个传感一体化网络:以固定平台以及机动平台为基础,结合卫星资源与水下网络为要素,以无线的方式构建起“海面为基,融接空天、水下”;而在无人化发展方面,未来海上的产业体系将重点依托锚泊浮台、无人艇、机器鱼、浮标等无人化设备,利用无人化的“生产线”推动自主化捕鱼、无人航运等产业发展;在智能化方面,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各类海洋技术将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不断挖掘出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价值。

    2023年4月29日起,每周六晚9点,锁定第一财经,收看《士说新语》第二季——“院士谈未来”

陆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预警机信息系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