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成就与袁隆平比肩 武大自制电影致敬“稻田院士”

2023-07-23   武汉发布   阅读量:352

    从江汉平原到广西南宁,再到海南的试验田,他是40多年总在追着春天飞翔的“水稻候鸟”。

    从饿肚子的农家娃,到培育出“红莲型”杂交稻全球种植面积超亿亩,他是与袁隆平比肩的“稻田院士”。

    他就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已故教授朱英国院士。

    7月21日,武汉大学第一部自主策划、编剧、摄制的电影《朱英国》,在该校举行首映礼。

朱英国院士 武大供图

    “从小到大,最折磨人的就是粮食”

    朱英国是农民的儿子,1939年11月出生在湖北罗田一个贫苦家庭。

    1959年,放过牛、种过田、挨过饿的朱英国,从大别山来到珞珈山。

    “我从小到大,每天在脑子里打转的,最折磨人的两个字就是粮食。”怀着不让乡亲们再饿肚子的朴实愿望,他高考志愿连填三个“武汉大学生物系”。

    进入大学不久,遭遇三年困难时期。朱英国的梦想升级为“当个农业科学家,让天下人不挨饿”。

    1964年,他留校任教,正式投身于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杂交水稻选育需要不断试种、反复回交,而且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加快研究进度,朱英国和同事们挑着担子,坐绿皮火车跑广西,坐轮渡跑海南。

    这一跑就是40多年。朱英国曾26年没在家过年。

    1972年,朱英国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为母本,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它与“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

    于是,“红莲”杂交稻第一代诞生了。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度全国科学大会奖。

朱英国妻子徐小梅出席首映式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朱英国曾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他做到了。

    “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朱英国精心培育的“红莲”家族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陆续诞生。

    其中,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可达876公斤,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高出100公斤。

    谈起杂交水稻,无人不知袁隆平。但很多人不知道,国际育种界公认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有三大类型:袁隆平的“野败型”、朱英国的“红莲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红莲型”杂交稻早已经走出国门,香飘天下,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并开始在非洲育种。

    “红莲”造福全球,朱英国的成就因此被认为比肩袁隆平。

    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朱英国和助手还经过大海捞针的寻找,培育了米质优的“马协型”杂交稻,在全国推广数千万亩。

    专家们认为,“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创了从农家品种中获得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宁可不治”

    2005年,朱英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试验基地考察时,高度肯定了朱英国团队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科技兴农”,并作出“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重要指示。

    此时,已年过七旬的朱英国仍然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田地里。

    朱英国院士的得意门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仁山教授回忆,“在海南育种基地,朱英国和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经常下到田里工作、讨论。很多次,他们看到一个好的品种,来不及去找套鞋,把鞋一脱,裤脚一挽,便踩到泥水里去查看。”

    2015年起,朱英国被诊断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但他说:“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我宁可不治疗。保命对我没有意义。”

    2017年4月中旬,78岁的朱英国院士拖着病体,在鄂州基地播种结束后,又不辞劳苦地奔赴海南基地。

    同年8月9日,朱英国与世长辞,结束了“水稻候鸟”的生活。

    为纪念朱英国院士,传承“水稻候鸟”精神,武汉大学于2018年开始筹备影片《朱英国》。

    该片跨越历史和现实,以朱英国和后辈探索者两条线索相交织,黑白和彩色两种影调相呼应,彰显人与生活、科学与艺术紧密的关系。

    7月21日,历时5年,这部由武大师生作为编、导、演主体,完全掌握知识产权的电影,在朱英国的母校首映。

    这一天,正是“红莲”的命名纪念日。观看影片过程中,不少观众感动落泪。影片结束时,电影主创团队与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深情合唱了电影主题曲,全场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水稻候鸟”“农田院士”致敬。

    据介绍,《朱英国》首映后,武汉大学将联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发行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回点映活动,并计划于2023年10月底在全国院线排片公映。

    院士的妻子

    一直是临时工

    “他帮团队不少成员的家属落实好了工作,但自己的妻子一直是临时工。”7月21日,武汉大学首部原创自制电影《朱英国》首映,极目新闻记者从电影映后交流专家座谈会上获悉,这句打动人心的台词,是真实的情况。

    跟随朱英国院士30多年的弟子和同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仁山介绍,朱英国院士常年忙于工作,对家庭有很多亏欠。早年很长一段时间,院士夫人徐小梅一直都带着孩子住在罗田老家。后来搬到武汉大学,朱英国也常年在外忙科研,徐小梅就在学校实验室帮忙做一些零工,比如养实验兔。

    “学校领导一直非常关心朱老师,特别是他当上院士后,如果想帮忙解决夫人的工作是很容易的事,但他不想用这样的‘特权’。反倒是为了团队成员能安心工作,他帮很多人都解决了后顾之忧。”朱仁山说,徐小梅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她也是朱英国取得伟大成就背后,那个必不可少的伟大的女人。

    “朱英国院士把平凡做到了极致,他为了事业26个春节没回家,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影片导演、编剧,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彭万荣教授通过视频介绍,正是受院士这种精神感召,虽然影片拍摄团队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大学的师生,缺乏经验,没有一分钱报酬,但大家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朱英国扮演者、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教师杨诚说,影片中最让他感动的一幕:在海南育种时,朱英国院士与自己的学生告别,对学生嘱托道:“我有我的使命,你有你的使命,要一代一代人传下去。”杨诚介绍,影片中与自己演对手戏的“学生”,真的是杨诚的学生,“因此这一幕拍摄非常顺利,朱院士对学生的情感与我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让我深刻领会到‘传承’的意义。”

    朱英国院士团队成员、学生胡骏教授在观影时不禁落泪。他说,朱英国院士是一名干净且纯粹的科研工作者,他曾用“四个一”总结自己的科研经历:培养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一项事业,瞄准一个目标,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朱老师经常对我们讲,你对水稻有感情,水稻就对你有感情,你的研究就会收到回报。”胡骏认为,这句话对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很受用。

    “朱英国院士是一个大写的人。”这是影片《朱英国》最后一句台词。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吴江龙 实习生 顾雨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朱英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