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诗工作照
带领团队在实验室
主持编纂了中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志书《中华海洋本草》
指导科研人员开展工作
与沙淑红(右四)一行合影留念
德州日报记者尹晓燕通讯员冉祥宇
个人简介
管华诗,汉族,1939年出生于夏津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理事长。
1964年,管华诗本科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1964年9月至1993年6月,先后任烟台水产学校教员,山东海洋学院党委委员、教授,青岛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3年7月至 2005年7月,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管华诗长期从事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日,在位于青岛小鱼山附近的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年过八旬的管华诗热情迎接来自家乡的客人——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一行。交谈中一口地道的家乡方言,言语间对夏津发展的关心备至,无不显露出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对故乡的殷殷关切和深深思念。
作为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管华诗在吹着齐鲁之风的大海边,将毕生精力献给海洋药物及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科学研究、治学育人、修身报国的“浩瀚海洋”中不断求索,孜孜不倦,逐梦“海济苍生”。
迎战“碘危机”
接续攻克难题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1939年,管华诗出生于夏津县渡口驿乡管辛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老大。家庭不富裕,仅有的积蓄只能供管华诗一人读书。“正是家庭的不易,激发出内心前进的驱动力,鼓舞我不断去拼搏奋斗。”管华诗回忆道。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利用暑假到田间地头割草赚取学费,皮肤被暴晒脱皮,玉米、高粱叶子在身上留下一道道艰苦奋斗的记忆。“一天能割三四百公斤鲜草,晒成干草后等来年春天再卖出去,够我半年的学费、生活费。”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在为家里减轻负担的同时,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59年,管华诗考入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水产品加工专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科学家李爱杰的助教,教授本科生生化实验课程。此后近60年,管华诗从未离开教学育人的三尺讲台和他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海洋药物事业。
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让全国陷入“碘危机”,每年300吨纯碘缺口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当时国家组织科研工作者尝试从各种可能的资源中寻找碘源,但未能奏效。”管华诗回忆,后来大家发现海带中碘含量不低,相对是一个较好的碘源,于是国家组织成立了一个跨行业的海带提碘研究小组。
1967年8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管华诗参与了我国第一座大型海带制碘厂的建设,投入到“海藻提碘新工艺的工程化”研究中。两年后,提碘新工艺研制成功,并迅速实现产业化。但新问题随之而来,从海带中提取碘,会产生大量甘露醇和褐藻胶,这些产品如何再利用成为新的问题。
全程参与海带提碘产业化的管华诗毅然承担起“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这项亟待解决的科研问题。1971年3月,按上级部署,管华诗任教的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与烟台水产学校合并,当时的烟台水产学校是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学为主,科研氛围相对淡薄,科研条件不足以支撑课题研究。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管华诗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将学校一个不常用的男厕改造成实验室,在教学时间外刻苦钻研,攻克一个个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3个春秋,1974年,管华诗课题组拿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们利用甘露醇制成了石油破乳剂、食用乳化增稠剂、农业乳化剂,后两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利用褐藻胶制成食用增稠剂和啤酒泡沫稳定剂,后一项成果已经产业化。”管华诗说。这些产品的相继投产,为我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能够得到全国科技大会奖这一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励,对当时还是科研新秀的管华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自此,科研便成为管华诗的毕生热爱和追求。
首创海洋新药
叩开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发大门
1978年,水产系重新回归山东海洋学院。“大学的科研环境较好,领导也很重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给予经费、场所等多方面支持。”这让管华诗等科研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干劲儿十足。
1982年,管华诗的课题组又以褐藻胶为基础原料研制成功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剂——降糖宁散和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这两项成果的投产上市也正式掀开了管华诗从事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华彩篇章。
“当时我负责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的分散剂研制。硫酸钡加水后黏度很大,要让它均匀地附着在胃壁上,分散剂的性质与效力是关键。”管华诗说,“当分散剂研制成功后,我就想,它能不能用来解决心脑血管疾病中血液黏稠问题?”
对于医药知识,管华诗当时是门外汉。他查阅大量资料,并向国内外医学专家和权威请教,恶补相关知识。1982年,管华诗牵头组织成立了由他的研究团队、青岛第三制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医疗单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
“我们还是以褐藻胶为原料,根据分散剂研究的启示,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并在药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毒理和药效学试验研究,以期达到毒性最低、药效最大的目标。”管华诗说。
1985年8月,管华诗主持研制成功藻酸双酯钠(PSS),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称其为我国首创的海洋新药,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安全、高效药物。投产7年后,研究人员对该药物进行了临床上治疗脑梗塞1195例的统计,总有效率达93%,与研究过程中临床试验观察结果一致。该成果先后获得国际国内15项大奖。
在首个海洋药物研制成功后,管华诗为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发打开了大门。他先后成功研制了包括PSS在内的4个海洋药物及系列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并先后投产,取得数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初步建立了海洋糖类药物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建立了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建成了海洋药物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基地。
领衔学校发展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
在管华诗填补我国海洋生物制药空白的同时,他还组织成立了我国首个海洋药物研究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室,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他对我国教育事业和中国海洋大学的贡献不仅限于此。1991年,他担任青岛海洋大学副校长,两年后任校长至2005年卸任。这期间正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青岛海洋大学也迎来了迅猛发展期,晋升为国家“双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我当校长这些年很有‘福气’,因为这期间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管华诗说,1994年,国家启动“211工程”,青岛海洋大学成为首批“211工程”高校。当时,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合校的方式扩大规模,但管华诗始终认为,在发展这个问题上不能盲目,一定要遵循规律,“海大是非常有特色的,如果随意合并,反而容易失去自身特点。”
于是,学校打出了“特色立校”的招牌,并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作为中国高水平特色大学的首倡者和实践者,管华诗带领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路径的探索和国家海洋事业的协同推动发展作出了贡献。2000年,管华诗积极牵头筹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并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了青岛5家涉海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力量集成。
渐渐地,管华诗发现学校里似乎缺了点什么,“一个学校要不断提高水平,就要多学科发展,重视文理交融。文科的发散思维和理科的逻辑思维要结合起来,科学和人文要有充分交流的机会。”
2001年,青岛海洋大学步入“985工程”建设行列,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正式启动。在此契机下,管华诗推出一系列大手笔:在青岛崂山区建设1800亩的新校区;聘请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蒙担任教授、文学院院长。在其影响下,著名文艺学专家童庆炳、文艺理论家何西来、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朱虹、著名现当代文学家严家炎等名家也先后到学校讲学;毕淑敏、尤凤伟、余华、迟子建、张炜等相继成为驻校作家,开创了国内“驻校作家制”的先河。
这一时期,学校围绕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开创性地提出了“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和“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管华诗在所从事的学科方向的改革发展中,坚持“产学研一体化”为引领,1994年创建了我国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本科专业,1999年创立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产业化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2002年10月,拥有近80年历史的青岛海洋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在管华诗的带领下踏上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新征程。
发起“蓝色药库”
计划心血铸就华彩诗篇
2005年7月,管华诗从校长岗位退休,学校师生自发为他制作了一张镶刻着铁镐的《耕耘》匾,上面签满了师生的名字,以此表达对这位老校长的感激和敬仰。
退而不休,管华诗回到了亲手创办并寄予厚望的医药学院,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海洋药物科研事业中。
他与研究团队成员一起,根据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宏观谋划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总体思路,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和成果的基础上,敏锐提出当前研发进程中存在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科学论证并推动形成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由他领衔完成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我国海洋水产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同年,他的研究团队成为教育部、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此后依据海洋寡糖的研究,管华诗及其团队又开发出多个上市海洋新药,分别作用于抗病毒、抗心血管病等领域。其中,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海洋一类创新药物GV-971(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于2019年11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有条件上市。
除了对海洋药物产业的贡献,这些结构和功能独特的海洋糖类化合物在其他领域还具备广阔的开发空间,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领域、食品领域、日用化工领域、农业领域以及军工领域等,在防辐射、止血、耐低温和防冻食品以及解毒食品等方面具有特殊用途。
2013年,管华诗正式注册成立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该院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重点从事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加速海洋科技成果熟化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2016年,管华诗倡议并发起实施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聚焦“蓝色药库”开发的重大科学问题,着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色药库”开发关键技术体系,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系统培育、聚集开发、创新研制一批重磅海洋药物,并同步建成以“蓝色药库”资源实体库和大数据库为核心的国际首个海洋药物信息系统。该计划的实施,将为探究蓝色生命起源、大规模开发海洋药物奠定坚实的理论、技术和资源支撑。
始终心系家乡的管华诗,一直在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在家乡落地。2017年,管华诗科研团队与位于平原县的山东健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大健康产业基地,协同开发健康产品。近几年,还不断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孵化等方面给予家乡帮助和支持。
面对沙淑红一行人的来访,交流中,管华诗详细了解了近两年家乡的发展和人才强县、科技创新等情况,他表示,会争取把更多科技成果落户在家乡、转化在当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