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陆老千古,国士无双|深切缅怀自动控制及惯性导航泰斗陆元九院士

2023-06-1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阅读量:761

    2023年6月6日,陆元九院士离我们而去。

    陆元九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

01

一往无前,目的地是祖国

    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自动化技术和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反观当时的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要发展生产、建设国家,必须有人才。1949年夏,周恩来指示旅美进步侨团,要将动员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科技专家回国作为其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百端待举,党和国家立即着手发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并持续鼓励海外科学家和留学生归国。此时的大洋彼岸,思乡心切的游子陆元九早已在为回国做着打算。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194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仪器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迫切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了使回国更加顺利,陆元九主动远离涉密工作:先退出了军事科研小组,转到一个研究原子弹爆炸破坏效应的实验室,降低了密级;而后离开实验室,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彻底扫清涉密身份障碍。

    1955年底的一天,陆元九途经邮局,贴在公告栏上一张小小的、中英两种文字的公告使他眼前一亮,公告大意是:“根据中美两国日内瓦达成的协议,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如果有困难需要帮助,可以找印度驻美国的大使馆接洽……”

    看到可以回国的消息,陆元九心中非常激动,归心似箭的他立即开始办手续、订船票。然而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顺利,他不得不面对护照无法办理、防疫证明无法获得等一系列困难。终于,在多方努力下,1956年4月,陆元九突破了重重难关,与妻子和三个孩子,登上了轮船,目的地是祖国。

    1956年5月23日,陆元九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11年的海外漂泊,23天的海上颠簸,承受的歧视、白眼、屈辱,都在这一刻彻底地抛在了国门外。万般思念、激动、热忱,只在这一刻汇作一句:“我们回家了!”

02

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建所

    1956年,为了改变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召。随后,在毛主席的关心和周总理的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几百名科学家7个月的集体努力下,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委员会深切感受到其中的部分新学科新技术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为此,委员会提出了《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即后来科技界熟知的“四项紧急措施”,并随之确定要尽快筹建相应的四个学科研究机构。

    6月3日,刚刚回国的陆元九来到北京,读到了周总理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报告,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颇为激动,满腔热情、摩拳擦掌地准备投入祖国建设。

    他回忆说:“当时到饭店找我的人多得很,尤其是早期回国的人,向我介绍回国的经验和注意事项。还有许多希望我到他们那里工作的……所以那一段心情完全不一样了,感觉到一定有许多很好的工作、很重要的工作等着做,但究竟做什么工作,一点不知道。”

    对此,国家有所考虑,陆元九将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十二年科技规划中的“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8月,陆元九被正式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在九名筹委会成员中,只有陆元九是专职的,其他都是兼职成员,他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出国11年,组织没对我们有任何怀疑,这个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

1957年,陆元九在北京

    9月,陆续有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分配的42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报到。陆元九亲自接待和安排他们的生活工作。

    据第一批到所的王景尧回忆:“所有的一切都是陆元九在张罗,有一个大房间住20多人,陆元九给我们搬床、摆床,办公室桌子椅子也都是他在张罗,他和我们没有什么距离。”

    而后,经陆元九介绍,从美国回国的杨嘉墀、屠善澄两位先生也相继来所,建所的力量进一步壮大。10月11日,第一次筹委会扩大会召开,标志研究所正式成立,也即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的前身。

03

上下求索,拓荒工业自动化

    第一次筹委会扩大会确定了研究所以解决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有系统地提高和发展理论作为研究方向,但在当时,国内对工业自动化的概念尚不清楚,也不了解国外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工业企业的需求。陆元九回忆说:“要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清楚,所以对我们来讲压力比较大。”

    于是,研究所首先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陆元九参加其中的自动化小组,接着又组织人员到捷克有关单位考察。国外的调研让陆元九收获很大,但能否适用于中国,还要深入国内企业了解实际情况。

    多个调查组深入调查国内实际生产情况,陆元九作为其中“热工、化工自动化调查组”的组长,在1957年12月至1958年3月这段时间,率队到东北和上海的一些工厂、学校开展调研。正值寒冬,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中,陆元九一直和年轻人一起奔走在一线。曾参加调研的林树森回忆:“调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陆先生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对工作也特有热情,什么事他都管,吃喝拉撒基本上都负责了,作为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专家,不计较工作环境,不计较工作内容,真是不容易。”

    调研的难度还在于当时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在于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不了解,更不理解这群研究人员来调研的目的,陆元九形象地描述为“迈不开步子”。尽管如此,通过调研,他们还是总结出了这些工厂在热工、化工自动化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作为拟定研究课题的参考。同时,在调研中,陆元九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比如自动化工作的人才培养、仪器的系列化和标准化等。

    此后的两年,陆元九在研究所陆续牵头了“自动化技术工具的研究”“生产过程自动化研究”“肥料生产的自动化研究”“机床自动化研究”等诸多项目。生产过程自动化组的张悦德回忆说:“当时我们搞的题目都是陆元九先生亲自领导的,其中一个题目就是,当时国内合成氨正在大发展,可以利用自动调节方法把储罐省掉,这样在建合成氨化工厂的时候可以省掉好大一笔投资,当时在上海氮肥厂做的实验。”

    就这样,陆元九像一位勤劳的播种者,在祖国的大地上播撒下工业自动化的种子。

04

转型国防,铸就大国重器

    1958年,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陆元九在中国科学院的大会上发言,主题是怎么进行卫星控制。他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当时国外还没有公开发表的“回收卫星”的资料,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这次会议,也是研究所转型国防科研的一个标志。

    会后,成立了中国第一颗卫星——“581”任务的领导小组,陆元九也是成员之一,参与拟定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小组认为中国虽然已经有一套由苏联帮助建立的火箭研究机构,但还是要走自力更生的路,搞一套独立的空间技术体系。后来,小组经过反复讨论,确定先研制探空火箭。

    研究所和相关单位分工协作,用三个月的时间做出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包含里面所有仪器的原理样机。陆元九回忆说:“1958年干三个月,全部都是按1:1模型做的,所有的仪器都做出来了,三个月的工夫,真是不要命地干。”

    当年10月,该模型还作为展品参加了自然科学成果展,毛泽东主席等国家主要领导人前来参观,陆元九承担了汇报和讲解工作。

    此后的几年间,陆元九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创造条件,承担了以导弹控制系统为主的多项国防任务,也造就了一支能打敢拼的科研队伍。1961年,他开始担任研究所副所长。

    1965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央专委向中科院下达了三项国防任务,其中就包含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和液浮陀螺的研制这两项任务。陆元九凭借在惯性导航领域的声望,成为液浮陀螺研制任务技术负责人的不二人选,从此,他的后半生完全献给了祖国的惯性导航事业。

    1968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国防科委建制。研究所划归五院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第502研究所。

05

呕心沥血,填补惯导空白

    作为“惯性导航之父”——麻省理工大学C·S·德雷伯教授的得意弟子,惯性导航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陆元九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陆元九(左)和导师德雷伯教授

    陆元九很早就开始考虑用于火箭和卫星的惯性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元部件为主,测试设备先行”是一条贯穿陆元九工程实践的指导思想。当时资料匮乏,只有一本苏联的黄皮小册子《液浮陀螺及其应用》和一本美国的指导书《Inertial Guidance》影印版(作者德雷伯教授)。陆元九带领同事摸索着前进,利用已有设备,“土法上马”,一步步摸清关键技术。

    同事回忆,陆元九和大家讨论问题时有一个习惯——讨论一开始把手表摘了放在桌上,讨论到关键时刻就看下几点。有时一讨论就是一个上午,从电气部分到机械部分,一步步非常细致,一个局部器件也不放过,“对陆先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印象特别深刻,他非常强调以数据说话,他经常说,方案讲得再好,要拿数据看他才信。”

    那段时间,40多岁的陆元九为了节省时间用于工作,索性住在办公室。在他的主持下,工程有序推进。

    1965年,我国第一台液浮陀螺原理样机在长春问世,即I型液浮陀螺,之后陆元九和团队又陆续完成了II型、III型液浮陀螺、加速度计、稳定平台和以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为代表的关键测试设备的研制。

    与此同时,陆元九还兼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课程,开设专业课——陀螺力学与惯性导航。没有合适的教材,他就着手自己编写。陆元九一般在晚上睡觉前写讲稿,然后油印成讲义。在讲义的基础上,他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整理并撰写了《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写书时,陆元九还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做,只能挤时间写。为了防止思路被外界打断,他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与要找他的人事先约定好暗号,只有非要找他不可的,才可以敲门。

《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

    《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中,融入了陆元九的所学所思。这本书改变从力学角度论述的传统思路,采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和惯性导航原理进行了论述,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成为当时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案头必备。

    后来,陆元九又编写了《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下册)》,不幸的是,手稿的主要部分在“文革”中遗失,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尽管书籍耗费了陆元九大量心血,但是在作者一栏写的却是“陆元九编著”,别人说应该写“陆元九著”,陆元九却十分谦虚地说:“书中内容有的我是抄别人的,所以是编著。”

    后来,高精度离心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报奖时,有关单位将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陆元九排在第一名,他坚决反对。陆元九认为,虽然最初的方案是他定的,但是他后来没有做具体工作。同事说:“虽然最后没有挂他的名,但这其中凝聚着他的心血。”

    1978年,58岁的陆元九调离502所;1981年,兼任七机部总工程师;1984年调任成为专职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常委,长期活跃在航天领域的最前沿。

    在陆元九院士离开五院的45年里,他在自动控制和惯性导航领域留下的宝贵财富,他所代表的科学精神,也一直在五院和502所薪火相承,踵事增华。多年来,他一直牵挂着五院和502所的成长,不仅多次作为技术专家进行指导,还常鼓励研究所为空间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1986年,陆元九(左三)参加五院502所建所三十周年所庆

    如今,中国航天已走过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以来,五院已累计研制并成功发射了400余颗航天器,502所持续取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有力推动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发展累累硕果,事业蒸蒸日上。

    陆老,这盛世,如您所愿!

    来源:五院502所

    文字:邓 雅

    编辑:武文佳

    责编:毛凌野

    监制:潘 晨

陆元九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