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航,有这样一门课
面向本科生开设
每周都有一位院士或总师开讲
共计10+位专家来校授课
群星璀璨,“阵容豪华”
2023年春季学期已授课的10位专家
在这门课上
同学们在院士或总师的带领下
走近探月工程、卫星遥感、
高超飞行器等空天热点话题
在这门课上
同学们会领略电子科学技术和
电磁领域的国际前沿成果
探索未来行业动向
瞄准国家急需和前沿热点
塑造知识能力体系,拓展学识视野
为成长为科研创新领军人才打下基础
这门课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设
面向2021级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本科生
士谔书院、传源书院同学也可选课
是一门特色核心通识教育课程
课后同学们热情交流提问
每门课场场爆满
同学们也很有收获
“院士的刻苦自律令人叹服”
“以通俗方式输出高密度知识,
足见功力之深厚”
这样的宝藏课程
你值得拥有!
快跟着小萱一起领略
《电磁兼容技术前沿》的魅力——
第一讲:电磁强国是当代年轻人的使命担当
主讲人:苏东林 院士
苏东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兼容领域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电磁兼容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制以及人才培养工作。
讲座简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是提升我国关键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与各项前沿理论和领跑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人类科技前沿发展的重要基础。苏东林院士从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体系和内容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的重要性和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讲解了北航电磁系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电磁强国”精神在几代电磁人间的传承与弘扬,鼓励同学们借助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优越的科研环境,传承电磁精神,报效祖国,服务国防。
第二讲:漫谈信息专业课程逻辑
主讲人:樊邦奎 院士
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人机侦察技术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主持多型无人机侦察装备的研制,攻克无人机多项关键技术。
讲座简介
信息科技的“知识森林”广袤无垠且深邃玄奥。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电磁环境更加复杂,电磁技术的地位更高、作用更大、发展更快。樊邦奎院士从宇宙最初奇点爆炸讲起,带同学们领略了从亚原子到银河系的宇宙史。微小而又简单的粒子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也构成了信息科技时代的“知识森林”体系。在回顾宇宙演化之后,又介绍了电磁科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了电磁科学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未来的无限可能,使同学们更加明确肩负的电磁强国使命。
第三讲:雷达技术现状与发展
主讲人:吴剑旗 院士
吴剑旗,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领域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长期专注雷达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工作。
讲座简介
高效探测感知是实现信息、威慑信息优势的前提。吴剑旗院士以无线电探测和测距的原理作为起点,为同学们介绍了雷达的诞生与演化史,概念延伸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回顾了中国雷达从修配、仿制到自主研制、跟踪追赶、比肩超越的研发历程。介绍了米波雷达作为一种高效的反隐身技术的背景、优势和问题,以及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实践中攻克难关的宝贵经历。
第四讲:光波性质和光电器件
主讲人:罗毅 院士
罗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应用技术。
讲座简介
光电子器件的速度与带宽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没有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就没有互联网、宽带无线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发展。罗毅院士介绍了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从光波技术的超大带宽、二维并行的能量传递和波动性这三大特质出发,介绍其在光纤通信,半导体照明、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光束整形系统、AR/VR技术,以及新型激光雷达等方面的应用,分析未来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热点。
第五讲:新体制雷达——
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讲人:龙腾 院士
龙腾,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信息处理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空天雷达信息处理的基础科学研究。
讲座简介
现代雷达集无线电检测、测距、测速和测角于一体,相较于光学测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优点。龙腾院士介绍了雷达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与系统组成。面向民用雷达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介绍了微小目标探测、天基成像探测、地/空成像探测等领域的典型新体制的民用雷达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并预测了其在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前景。最后,展望了未来雷达探测的新机理、新技术和新趋势,并寄语同学们“电磁空间,大有可为”。
第六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为中国的空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讲人:张荣桥 总师
张荣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工程总设计师。组织完成探月工程二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方案实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论证。
讲座简介
电磁波传递人类智慧、思想、声音。张荣桥总师以“天问一号”任务中“关键9分钟”着陆过程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直观感受科研魅力。他说,电磁科学研究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认识客观世界”,未来我国小行星探测要迈出“中国印迹”需克服诸多技术挑战,任重而道远。他寄语同学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未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行星探测事业添砖加瓦。
第七讲:移动通信历史、分析及创新
主讲人:张平 院士
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中国电信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致力于移动通信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讲座简介
从电报到1G、2G直至5G,移动通信革命带来更大的带宽、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人类生活带来新的应用和更好的通信体验。中国自主可控的移动通信技术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执着坚守。张平院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前沿应用,分析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优化以及与AI的融合发展势必成为新趋势,并号召同学们“航空报国,电磁强国”,始终走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第一线。
第八讲:引领无线移动网络,创造无限数智未来
主讲人:王晓云 总经理
王晓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首席科学家、技术部总经理。长期致力于移动通信组网架构研究。
讲座简介
回顾世界通信技术的诞生与发展,随着核心技术的演化和突破,以5G为代表的重大技术革新对国家战略和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王晓云总经理通过讲解中国移动通信从1G到5G的发展历程,为同学们介绍了移动网络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革新与TDD技术的特有优势。展望未来,6G技术发展具有极大的需求与驱动力。寄语同学们“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当产教融合的英才,做电磁科研的弄潮儿。
第九讲: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
主讲人:江碧涛 院士
江碧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航天遥感技术研究与工程研制。
讲座简介
从飞机搭载相机到卫星,“飞得更高,望得更远”始终是航空航天遥感设备的迫切需求,也是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江碧涛院士从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切入,着重介绍了卫星遥感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中国的遥感卫星技术综合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未来遥感技术对精度和大数据的高要求将促进其长远发展,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数据基础,并服务于新型观测手段、星座设计与管理、各行各业的专业应用技术等方向。
第十讲:战斗机技术发展与展望
主讲人:孙聪 院士
孙聪,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设计领域专家。长期从事飞机航空电子、隐身技术和飞机设计工作。
讲座简介
信息技术的进步,飞机的迭代更新,进入到信息机动制胜时代,此时追求的是比对手更快获取信息并有效使用信息。伴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电磁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飞机设计之中。孙聪院士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历次战争中航空力量的发展,介绍了舰载战斗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和难点,结合新体制雷达系统,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从空战致胜机理演变看未来战斗机发展趋势,并分享了关于电磁频谱作战的思考,寄语同学们“好好学习,航空报国”。
聚焦国家重大急需
聚焦前沿学术热点
在北航本科生课堂上
常常可见
一线专家、学术大师的身影
《电磁兼容技术前沿》这门课
正是其中之一
在未来空天技术学院
还有一门《未来空天技术导论》
亦邀请十余位院士或总师
与本科生们近距离授课交流
点击讲座照片查看更多报道
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院长吴伟仁院士做课程首讲
与名师大家面对面
站在“巨人的肩上”领略学科深层魅力
感受科技前沿的浪潮
体悟科研乐趣,发展科学思维
矢志空天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