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传承创新发展好中医药

2023-05-18   人民政协报   阅读量:49

    从2月份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到4月份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为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务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接连印发重磅文件。

    这些文件,对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现代化等问题均指明了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这些发展方向?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讲述了他的看法。

张伯礼院士(左)接受本文作者郭思远访谈

    访谈实录

    问:您一直在为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倾注大量心血。您是如何理解中医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

    张伯礼:中医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地位不仅体现在其“简、便、廉、验”的医疗价值,也同样体现为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中医在理念上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仁”“礼”等医学伦理观,其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也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在揭示人的生命规律的同时,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传承的哲学观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药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弘扬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问:近年来,您一直在呼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建议将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在您看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如何与现行教育体制接轨?如何让中小学学生真正喜欢上中医药?

    张伯礼:近年来国务院多个部门相继印发文件,提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这些纲领性文件还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我建议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具体操作来说,相关部门可组织编写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以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组织中医药领域专家,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顾问讲师团,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开展课堂内外中医药体验活动,鼓励建立中医药特色班级、兴趣小组及社团,将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

    问: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与交流,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重要内容。在您看来,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应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伯礼:第一,要尊重中医药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第二,加强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需要我们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医故事,让世界人民理解中医药的魅力,取得认可。

    第三,还需要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质量临床研究,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让“望闻问切”有可靠的现代科技支撑,让“理法方药”能有科学数据来验证;还应当提高中药的品质,同时与政府协调,为中医药走向国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问:您曾说,您的毕生追求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这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重点规划。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大量运用,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药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张伯礼:在这样一个积聚性、互动性、多元化的互联网传播时代,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药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中医药不再是民众心中神秘、晦涩的概念,而是一篇篇有温度、有趣味的文章图画,一段段有深度、有智慧的视频,并逐渐成为老少咸宜的热点话题。借助互联网多层次、强声量的传播,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在临床方面,网上查房、会诊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远程咨询、智能辅助诊断、电子处方、线上购药的覆盖群体日益扩大;“治未病+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互联网产业链正在形成,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符合现代疾病诊疗特点的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问:《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还提到中医药传承创新与现代化工程,在您看来,如何跨领域、跨行业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张伯礼:要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从教育方面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建立起中医药思维,从技术方面要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的交叉联合研究,同时也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以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为例。近年来,部分研究机构取得了一些设备上的突破,如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研制的组分高通量制备装备(海河一号)和活性组分多维高通量筛选装备(海河二号),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团队研发出“柔性传感阵列中医脉诊仪”“开放环境的舌辅诊系统”等。这些都是中医诊疗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如果未来更加完善,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前景。

    中医药现代化仍然有较多瓶颈亟待突破。今年“两会”我提议,根据新的产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中药制造技术升级。这类研究仍需继续完善临床证据的支持与更多硬件、软件方面的更新与迭代,这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各级政府的鼓励推动,也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

    原文刊登于2023年5月16日《人民政协报》第6版

    作者:郭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