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连阳院士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
深汕特别合作区田园风貌。本版摄影:通讯员 左佛亮
深圳商报记者 程泉 刘淑芳
近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受聘为该中心首席科学家兼顾问。
水稻研究领域的顶级团队为什么选择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合作?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和愿景?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商报记者专访了柏连阳院士。
抢抓深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2021年,深圳出台《关于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重点提出支持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措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柏连阳院士认为,深圳作为全国最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城市之一,致力于形成农业科技产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全国“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发挥深圳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凸显深圳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
柏连阳院士认为,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和制造业强市,耕地面积少,无法大规模发展农业种植;而种业作为高度依赖科技支撑的领域,正是创新深圳的强项,大有可为。
此次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落户深汕,主要是被深圳的资金、科技、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优势所吸引。而在深圳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生物育种成果产业化,为全国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的美好愿景,更让团队里的科研人员满怀豪情、信心十足。
深汕为杂交水稻研究提供了良好“土壤”
在柏连阳院士看来,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深汕主动作为,大力开展水田垦造、撂荒地复垦复耕、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流转工作,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既体现了政治责任担当,也为杂交水稻研究提供了良好“土壤”。
柏连阳院士表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袁隆平院士的创新团队,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享誉海内外。此次合作成立广东分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是参与各方积极沟通促成的结果。
他提出,只有把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起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发展好现代农业,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建设及管理等方面顶级科研资源优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精准发力,助推深汕实施种业振兴战略。
第一次来到深汕特别合作区,柏连阳院士看到这里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感受到这里正在扎实推动先富带后富和新型城镇化。他说,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把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带到革命老区,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高质量发展实现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
打造“三大安全”有机统一的农业发展样板
据介绍,去年以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深汕的合作已在稳步推进,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专家组在鹅埠镇水美村进行了育种试验,共试种品种近1600个,经过逐一分析、精心筛选,专家组从中选取57份试种表现优异、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秋繁”品种,送至海南三亚进行“南繁加代”,并在其中初步认定6个“苗头组合”能较好地适应深汕晚稻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计划在今年继续试种。
今年,广东分中心将开展国家华南感光晚籼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在深汕设一个预备区试点;还将以水美村、新园村、民新村为科研试验基地,开展新品种育种试种、优质品种示范种植、耐盐碱水稻示范种植等。
柏连阳院士表示,将持续关注并直接参与广东分中心的水稻重大新品种培育,加快培育与华南稻区生态等条件相适宜的优良稻种,未来加以推广普及;还要强化深圳、长沙、三亚三地合作,创造跨区域、跨部门的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新样板。
有了良种,还要有良法。柏连阳院士还将带领团队在深汕发展适宜的绿色栽培技术。通过先进技术和绿色、科学种植,实现水稻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希望在深汕打造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有机统一的农业发展样板。”柏连阳院士说。
谈及发展蓝图,柏连阳院士表示:“我们要把深圳的耕地和农业资源利用好,把深汕的农业、特别是种业,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样板,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