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勇于创造“第一”的石油科技专家

2021-10-1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新闻网   阅读量:291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可我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搞好科技是党交付给我的使命,多出科研成果也就是为党的事业争光。

    顾心怿,193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胜利石油管理局资深首席高级专家。他怀着对祖国和党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50余载忘我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第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第一”:研制出的链条抽油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二等奖;我国第一座浅海钻井平台胜利1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座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胜利2号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一台液压蓄能修井机分别获得中国、美国、加拿大专利、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大科技成就奖、中国专利金奖。

    顾心怿为振兴祖国的石油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次褒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石油工业特等劳模等。

    拳拳石油报国心

    1936年12月,顾心怿出生在上海南市区的一条小里弄。尽管家境贫寒,父亲还是咬牙硬撑着让他读完了初中。

    初中毕业后,顾心怿自己报名考入知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吸引他的是该校开设的一个石油机械中专班。这个班,可以不交学费,每月还发生活费和助学金,由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支付。在这里,顾心怿记住了黄炎培先生倡导的校训:手脑并用,敬业乐群。

    1953年,顾心怿被保送到中国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专修俄语。由于思想进步,成绩优秀,195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才18岁。

    “要做党的机体中的一颗健康的细胞,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为人类最美好的未来奋斗终身。”这是顾心怿在入党志愿书中所说的,也是他一生努力践行的承诺。

    1956年毕业分配时,胸怀报国之志的顾心怿坚决要求,要到环境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行囊一捆,就奔向了戈壁大漠玉门油田。在这里,担任俄语翻译的顾心怿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石油井,了解了什么是石油工人,深刻认识到石油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多么重要,与石油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在玉门工作仅三个月,顾心怿就接到上级通知,被调到华北石油钻探大队苏联钻井队当翻译,参加华北第一口探井——华一井的钻探工作。当时,前苏联专家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甚至随意训骂工人的傲慢态度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特别是1957年8月,在华一井因井漏而遇到严重困难的紧急关头,前苏联专家却奉命违约提前回国,更使顾心怿认识到:中国的建设事业,要依靠中国人自己。当上级要求翻译人员回北京重新安排工作时,他毅然要求留在钻井前线,成为华北石油勘探大队的机械技术员。

    哪里有油井,就到哪里去。为了在广阔的华北平原找到大油田,我国石油普查勘探队伍先后转战河北、河南、山东,从华一井到华七井,每口井都留下了顾心怿的足迹和汗水。

    1961年初,东营华八井开钻。汇报到济南总部的消息说,钻井的泥浆里有油花,有气泡。身处济南石油机械厂的顾心怿异常兴奋,听说那里的钻井设备经常出故障,他马上拉上两台机床设备,带着工人开车前往东营。那时的东营到处是白茫茫的盐碱滩,没有公路、没有树,连草也不长,又逢三年自然灾害,吃的是野菜,喝的是坑里的咸水,住的是漏雨的土房子、帐篷和地窖,顾心怿和钻井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拼命确保华八井早日出油。1961年4月,华八井涌出了第一股油流,井场一片欢腾!负责石油勘探的首长对顾心怿说:“你别走了,留在东营吧,这里更需要你!” 

    这一留就干了一辈子。

    孜孜以求创新路

    年逾古稀的顾心怿,已记不清到过华八井多少次了。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口出油井、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华八井在顾心怿的心中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1961年,华八井井场。顾心怿和一群石油工人围坐在一起,探讨如何“取岩心”的问题。老式的苏制取心工具内径太小,松散的油砂岩心怎么也取不出来,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了顾心怿很大启发,没几天就设计、制作出了比原先岩心管断面面积增加了4倍的新岩心管,成功取出了东营地区第一筒大直径油砂岩心,为华八井的钻探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直径取心工具是顾心怿取得的第一项科技成果,使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由此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科技创新之路。

    1964年1月25日,继大庆油田会战之后的又一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在东营展开,顾心怿被任命为工程师,并担任胜利油田采油攻关队队长。当时普遍使用的磕头式抽油机对稠油和深井采油效果不太理想,研制一种新型抽油机的重担落在了顾心怿肩上。他集思广益,多次找有经验的同志座谈讨论,试图找出新方案。其中一位老师傅提到自己家乡采水的解放式水车,令顾心怿深受启发。水车抽水的原理能否用在抽油机上?水车那样的链条轨迹运动能不能带动抽油杆?一个个设想像魔幻一样吸引着顾心怿。吃饭时,他会突然把筷子插在圆形的玉米饼中心,端详思索、念念叨叨,筷子成了他设计中的“抽油杆”。有时半夜里产生一个好的思路,他会马上爬起来记录下来。整整半年,他脑子里除了抽油机还是抽油机。

    正当研究进入关键时刻,“文革”开始了,顾心怿“靠边站”了。十年动乱岁月蹉跎,顾心怿却没有蹉跎自己的人生,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图书馆,阅读了数百本专业书籍,顶住各种压力做实验、搞设计。1973年,由他自主发明、设计先进的“链条式抽油机”终于在胜利油田问世,不仅在国内属于首创,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项设计引起了国外石油界的重视,美国《世界石油》杂志上曾介绍它说:“看到这种中国工程师设计的抽油机感到很惊奇。”过后不久,链条式抽油机在全国各地油田推广应用,增产原油数百万吨,创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20世纪70年代中期,胜利油田开始了从陆地向滩海、向海洋要油的壮举。由于钻机不能在海上打井,只好靠人工修堤筑坝,把海水赶走后再打井采油。一望无际的海滩上,万人攒动,工人们冒着刺骨的寒风,用手推车运土筑堤,成百上千的人冻病在海滩上。尽管如此,这些英雄们依然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在激昂的歌声中,在此起彼伏的劳动竞赛呼喊声中,忘我地工作着。

    震撼、嗟叹、自责、揪心 目睹这一场景,顾心怿睡难眠,食无味。靠人海战术围海钻井,每筑一公里海堤,就得花去数百万元的人民币,心疼啊! 不能光靠老百姓吃苦、拼命来搞勘探,要想征服咆哮的大海采出石油,还应依靠科技进步。又一个攻关设想强烈地撞击着顾心怿的心:建造中国人自己的钻井船,向浅海进军!

    在石油部、胜利油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由顾心怿为组长的项目组。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攻关,1978年的金秋十月,“胜利1号”终于下水,在第一口试验井上,拖船就位、压载坐底、钻井生产、起浮退场一次成功,填补了我国浅海钻井装备的空白,打破了只有美国才能设计制造钻井船的神话,为祖国赢得了尊严。

    “胜利1号”解决了水深2至5米海域的钻井勘探问题,但在水深不到1.5米的极浅海区、潮汐带和海滩沼泽区往往会陷进泥潭,寸步难行。

    一天,顾心怿又去现场实地调查。他们乘坐的小艇被搁浅,一困就是3天。这时,一位船员接到了家中打来的紧急电报,要他马上回家有要事处理,他只得涉水上岸。这一场景没有逃过顾心怿的慧眼,看到他踏上海堤的一瞬间,顾心怿突然想到:在搁浅的情况下,人能一步一步地走上堤岸,那么船呢?为什么不能造一条会走路的钻井船呢?

    十年磨一剑。1988年秋天,一个世界上最庞大最奇特的“机器人”,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晃动着两只比篮球场还要大的大脚板,扭动着4000多吨重的躯体,以10米一跨的步伐坚定地向着大海走去。在场的石油人还是头一遭见到能走路的大平台,太神奇、太壮观了!鞭炮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前来参加庆典的我国造船界泰斗、中科院学部委员杨枫先生紧紧握住顾心怿的手,激动地说:“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胜利2号”的横空出世,打开了滩海、浅海区域的资源之门,其独有的“步行爬滩”技术,使海陆过渡带石油勘探开发成为可能,让海陆连片勘探开发的理想成为现实。

    奋斗不息追梦人

    顾心怿是个爱“做梦” 的人,他的梦是石油的梦,也是科技的梦。小到机械运转中的一个零件,大到如何发挥黄河三角洲港口的作用,他脑子里的点子总是层出不穷。他像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高节奏、高效率地运转着,让一个又一个“幻想”从梦中走出来。

    “胜利2号”的研制工作刚一完成,为了解决旧修井机劳动耗能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顾心怿顾不得休息片刻,在大家对“胜利2号”的一片赞誉声中,悄悄走进了研究室。又是6年潜心钻研,一种国际首创具有全新概念、节能省钱的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诞生了!这种修井机从原理到外形都不同于常规的修井机,它操作简单,刹车轻便,构造灵巧,装机功率减少三分之二,节约能源50%以上,仅在试验期间,所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柴油的经济效益就达300多万元,大量推广应用后其每年的效益数以亿元计。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追求就无止境,就会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顾心怿的眼里,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永远有登不完的山头,有无数个“第一次”和“第一个”在等着他去创造、去完成。

    链条式抽油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除游梁式抽油机外应用最广泛的抽油机。但是,顾心怿深知:其关键部件轨迹链条由上千个零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零件损坏都会引起整机失效。经过刻苦思考研究,一种全新的“长环形齿条抽油机”的技术框架逐渐在他心里形成。

    2006年11月,第一台长环形齿条抽油机在胜利采油厂试运行。顾心怿不顾自己70多岁的高龄,时常到现场了解第一手资料,在实验样机上爬上爬下,听听这里,查查那里。有一次,试验样机因加工材质问题,导致皮带滚筒损坏,为弄清损坏原因,他亲自爬到十米高的抽油机顶部仔细观察分析,并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正是他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保证了试验样机得以在不断改进后运转良好。2008年11月省科技厅组织国内知名石油机械行业专家对该创新成果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长环形齿条抽油机不仅节能、坚实可靠,而且负荷更大、抽吸更深,其原理结构属国际首创,技术水平在长冲程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心底无私天地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顾心怿总是冲在最前头,而在个人利益上,他却不求任何回报。在美国考察期间,曾有美国人建议他留在美国工作,每年可拿到10万美金的报酬,或者将儿子送到美国读书,美方全面负责担保和联系学校,但顾心怿考虑到不能因为个人私情影响国家利益,丝毫没有动心。搞科研时因为怕给研制单位带来负担,他从不收取研制单位的报酬,也不要研制单位的领导陪同和宴请。“我是来工作的,不用领导陪请。”朴素的话语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顾心怿十分注重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曾先后被聘为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石油科学研究院的兼职教授,还是石油大学的兼职博士生导师。为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对于别人的请教,从一般职工的小改小革、到整个平台的设计等,顾心怿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科技人员崭露头角,而他的良好科学道德和严谨科学精神,无论在国际、国内石油科技界,还是在普通职工当中,都赢得了较高的口碑。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如今,75岁的顾心怿又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原来,黄河出海口有海无港、有河无航。现在,已经建成万吨级的海港,能否研制一种在黄河航行的千吨航船?倘若成功,油田和东营市的部分物资可以从黄河运来,将大大节约资金,对油田、东营市乃至国家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事业激发激情,激情焕发灵感,灵感牵引创造。早已习惯了拼搏和创造的顾心怿,仍然在石油科技领域里执著地跋涉,又开始了他新的追梦之旅。(来源: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顾心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油矿场机械、海洋石油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