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传记是关于人的故事。古德生(1937—),著名矿业工程科学技术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中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矿连续开采技术的奠基者,他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成功多功能的11种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6种采矿方法,并发明了7项采矿新工艺,促使中国的出矿技术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成就无疑是卓越的。而生活中,古德生却温和、低调,常常不愿过多谈及自己。《古德生传》记载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业工程专家古德生的曲折而辉煌的人生历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的矿业人物。
文章摘自:《古德生传》(有删改)
“[Part01] 童年篇:年少的履历判定着成长的轨迹”
图|经受 180 多年风雨的古家祖屋
古德生是广东梅州客家人,父亲新婚后便在海外闯荡,成亲七年,母亲廖琼昭都没能再见到丈夫。1932年,祖母房良妹决定让“水客”把廖琼昭送出去。漂洋过海来到毛里求斯,全家日子其乐融融。1937年,廖琼昭再次踏上旅途,带着天伦的喜乐回乡。
图|1937年3月,在毛里求斯怀有身孕的母亲,准备携当时一岁的古德生哥哥古流祥回国,启程前与古德生父亲惜别留影。
在古巧粦、古水祥的相送下,廖琼昭领着一岁多的古流祥,怀着腹中胎儿,带着儿童三轮脚踏车、三双沾着毛里求斯沙土的高跟鞋,还有给婆婆及女儿的礼物,来到路易斯港的大轮码头。
柔情的客家女人含着眼泪,带着满心挥之不去的对丈夫的眷恋,依依不舍地登上了返回唐山的轮船。
印度洋的水路本多风险。那时,于这世间来说,还只是初具雏形的宝宝古德生,与他一生挚爱的母亲连体、连心,在印度洋上漂荡着……为了保性命、保胎儿,母亲吃了吐、吐了吃。在抵抗风急浪高的恶劣环境的同时,客家女人把如大洋般浩瀚的母爱,通过脐带注入宝宝的生命之初。
这种无以替代的骨肉之情,伴随着古德生的出生、成长历程,一直到他的迟暮之年,历久弥坚,使他念念不忘。
1937年10月13日,在娘肚子里就经受过大风大浪之苦的古德生,如期来到中国抗日硝烟渐起的人间。
图|1937 年 10 月 13 日, 古德生呱呱坠地, 母亲( 左 2) 抱着古德生与祖母( 中)、 姑妈( 右 2)、 哥哥( 姑妈怀中幼儿) 和姐姐( 右 1) 合影。
祖母房良妹像佘太君一样,派遣儿媳“远征”求子,这一去就带回两个孙子,真是大获成功,令人十分开心。她在公王庙里燃点鞭炮,挂上了两盏灯笼。古德生满月之后,她又带着身边所有亲人,梳妆打扮,到丙村镇上的照相馆拍照,并向远方寄去家信,报喜于万里之外毛里求斯的亲人:
“我儿多子多福,家大业大,后继有人。”
——选自《古德生传记》第二章(有删改)
20世纪40年代,读小学时的古德生
古德生从未见过父亲。跟随母亲回到唐山后,常年的战乱再次让古德生的家庭始终没再能团圆。
1942年,“水客”带来一包财物,连同一起带来的,还有父亲病逝的消息。家中顶梁柱突然轰塌,孤儿寡母紧接着便陷入穷困的阴霾。好在孩子们的天真、聪明始终宽慰着长辈。
但时局动荡,世事艰难,母亲的重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想供得两个孩子读书已是十分困难。
1948年夏天,解放战争正硝烟四起,两兄弟正好小学毕业,面临上中学的问题。
对一心指望小孩读书、成才、发家的客家人来说,供不起孩子上学是最揪心的事。看到兄弟俩渴望上学的那种眼神,母亲廖琼昭只恨自己病得不是时候。两个孩子真的要辍学了吗?祖母也因此彻夜无眠。
在姑姑古秀英的介绍下,兄弟俩暂时在谢卓云私塾学堂学习。
转眼到了1949年春季。丙村中学开设了初中春季班,招生在即。在中学任教的村里兄长古歆祥老师(中共地下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学校长),想起了村里房良妹家两个没有上中学的孙子,便上门告诉了中学将开设春季初中班的消息。
祖母喜出望外。为了孙子的前途和家庭的未来,祖母咬咬牙,决心砸锅卖铁也要让孙子上中学去。
那时,梅县还没有解放。学校收取学生的学费还是每人一担米。幸好当年晚稻收成较好,姑妈为了两个侄子上学也凑上一份,后面的日子再勒紧点裤带吧。开学时,母亲、姑妈把两担白米送到了学校,兄弟俩终于得以跨进中学的校门。
曾经徘徊在中学门外上学无望的兄弟,终于上学了。由于曾经有过这样惨淡而几近读书无望的日子,兄弟俩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们不辜负祖母、母亲的期望,笃信“有志者,事竟成。”
兄弟俩同在一个班里读书,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晨曦初露,便和伙伴赶路上学;日落西山,则与同学匆匆回家。自习桌上那盏昏暗的煤油灯,陪着他们度过了中学阶段的无数个夜晚。
通过那些时日的努力和坚持,兄弟俩在学校如鱼得水,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并受到村里乡亲们的赞誉和认可。
——选自《古德生传记》第三章(有删改)
图|1955,年高三乙班的共青团员留影
(古德生前排右1,古流祥中排右3)
1955年,古德生兄弟同时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哥考上了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古德生如愿考上了中南矿治学院。这一年,村上考取七个大学生。
临行前,这群即将各奔东西的少男少女一起登上阴那山攀登五指峰,朝着不远处的未来眺望。
溪口村的准大学生们登上了直插云霄的五指峰。旭日东升,渐渐照亮故乡梅州那美丽的田园。看着喷薄而出的朝阳,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同时又滋生出比云雾更缠绵的离情别绪。
此去千里,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会永驻心中。
他们紧紧拥抱,泪水湿润了眼眶。
去大学报到的日子终于来临。八九个同村伙伴到镇上照了一个集体相,第二天,大家就聚集在古德生家,帮他母亲收拾房间,抢着提行李。祖母和母亲把古德生送到村口大路边,依依不舍,谆谆叮嘱。
古德生在伙伴们的簇拥下,走向丙村镇的汽车站。等到汽车开动时,车下的伙伴们声声道珍重。古德生不禁两眼湿润了,不舍地向他们挥手。
少年们各奔前程,不知何日是归日,再见又会在何时。但前方,一个迷人的、未知的世界,吸引着热情的少年们。带着洋溢的朝气和朦胧的理想,古德生踏上了去长沙的路途,开始追求心中那些憧憬已久的梦想。
——选自《古德生传记》第四章(有删改)
青年古德生,从长沙启程,踏上了推动中国矿业发展的漫漫之路
???
/ 推 荐 阅 读 /
《古德生传》
古 平 著
ISBN:978-7-5487-4893-9
/ 古 德 生 主 编 著 作 /
《采矿手册 第四卷 露天与特殊开采》
古德生 总主编
吴爱祥 主 编
吴顺川 王洪江 副主编
ISBN:978-7-5487-3551-9
《采矿手册 第七卷 矿山安全》
古德生 总主编
唐绍辉 主编
谢源 赵艳艳 副主编
ISBN:978-7-5487-4535-8
《采矿手册 第八卷 矿山环境》
古德生 总主编
周连碧 主 编
祝怡斌 杨运华 副主编
ISBN:978-7-5487-3816-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