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钟南山院士给大学生科普:科学抗疫,积极应对

2022-12-21   人民政协网   阅读量:82

    本报记者 张惠娟

    “我相信,在明年初,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阳光、乐观、有生机的社会!”12月15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教授所说的这句话,引发现场与线上青年大学生的阵阵掌声。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讲座现场 肖遥 摄

    这堂生动的“抗疫大课”,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在近2个小时的“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的主题讲座中,钟南山院士旁征博引,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翔实的数据,总结了两年多来我国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性及高校师生如何加强个人防护等话题,并与青年大学生们积极互动。

    这是一场防疫公开课,也是一场思政课。

    “两年多来,我国在抗疫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得到国际的认可的。”钟南山和大学生们分享到:要相信党和国家“生命至上”的抗疫政策。他具体介绍说,我国抗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二阶段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第三阶段是奥密克戎传入之后。“从数据来看,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约2年的时间里,我国确诊病例数增长不到2万人,确诊比例和死亡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和西方国家。”在钟南山看来,最高的人权就是生命,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国家在制定防控政策的时候,重点考虑如何保护好学生群体。”钟南山表示,“新十条”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对于有疫情的学校,钟南山建议,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之外的学校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减少疫情给师生带来的不便。要完善校地协同机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钟南山指出,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表示,“感染的时间越晚,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概率会越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感染者无症状。”他还提醒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上繁杂的舆情信息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点,根据事实来正确分析、综合判断,要相信科学。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在后疫情时代,大家开始担心同学之间的关系。”面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钟南山表示,抗疫不是单纯技术、政策的问题,而是个综合的问题。大学生要正确地看待疫情,这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树立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它。疫情面前,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彼此关心。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便可迎来一个更加开放、阳光、乐观、有生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