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我和我的家乡|院士杨士莪:守护“水下国门”

2022-10-08   东北网   阅读量:311

    编者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0月1日起,东北网策划推出“我和我的家乡”系列报道。对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龙江的平凡人,对他们不平凡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刻画和挖掘,感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建设家乡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和深情告白。

    东北网10月8日讯(记者 许诺)“我现在还参加两个项目,我希望将来在海洋开发和开疆保卫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夕阳也落青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要发挥余热……”今年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杨士莪,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记者见面会上这样说到。

杨士莪。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于1960年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水声专业,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出一系列水声领域颠覆性成果,为我国水下兵器装上“耳朵”和“眼睛”,筑牢“水下国门”。

杨士莪。

    “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

    杨士莪生于1931年,那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的生命轨迹已然嵌入了国家发展的年轮里。

    1950年,杨士莪毅然从清华大学物理系肄业,报名参军,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于蔚蓝的大海。1952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开始筹建,杨士莪来到了哈尔滨,自此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

青年杨士莪。

    在那个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属于空白,国家选派了杨士莪等4人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在那里他发现,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这两个研究室的门从不对外国人开放。后来他知道了,那里面是任何国家都要保密的军事科学里“最要命的东西”:舰船水下噪声研究工程。国际上这一领域的学术论文交流时常常仅写一个题目,任何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都只能自己摸索、提高。

    “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我们要自力更生,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紧闭的实验室激发了杨士莪的信心和志气:自力更生,从零开始,建设中国的水声科学研究事业。杨士莪立志: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重返哈军工讲台后,杨士莪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参与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骨干和教师队伍。

    1970年,中国开展了第一颗洲际导弹的研制,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不但为中国首次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作出贡献,也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提供了经验,填补了国内空白。21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杨士莪编著了中国以及世界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

    1994年4月,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勘测三号”和“实验三号”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十分激动,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把国家发展起来。”几十年的科研经历让杨士莪更加坚定了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的信念。杨士莪还经常对学生说:“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生命不止,壮心不已。多年来,杨士莪始终战斗在水声科研的第一线。2018年,年近九十的杨士莪仍然身体力行,亲自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海试。试验设备准备、日程安排、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后的数据分析……事无巨细,杨士莪每一项都要亲自过问、现场解决。

海试中与研究生们在一起。

    “90后”院士鼓励“后浪”为国“听海”

    “科研人员的人生意义,就在于顺应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求。”“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杨士莪是这样做的,他常寄语年轻人要继续接力老一辈的班,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和水声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现在,耄耋之年的杨士莪仍然担任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他主讲的“振动与声学基础”是国内最早开设的水声工程特色专业基础课,是新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学生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他的科研经历更是一本鲜活的实践教材。

    杨士莪院士的学生,水声学院副院长张海刚回忆说:“我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就是杨士莪做的修改,杨院士一次就给我修改了满满7页,论文摘要也给我又重写了一遍。杨院士在治学上非常严谨,在科研上时常鼓励大家‘要时常啃硬骨头,才能练就一口钢牙。’”

    “和院士做交流的时候,院士不仅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也会从我的角度出发,一步步引导我完成工作。”在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博士生陈雨晨看来,杨士莪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陈雨晨说,正是杨士莪的这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主动思考,最终掌握必要的知识。

哈尔滨工程大学。

    “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杨士莪的话朴实又有力量,在杨士莪的感召下,一代代水声人艰苦创业,把水声事业推上更高台阶。如今,60年过去了,杨院士,从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到一头鹤发的耄耋老者,他用人生的60余年忠于一项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哈工程水声学院不断成长壮大,已培养了新中国一半以上的水声科技人才,成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