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资助,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特别场“走近桥梁”于2022年9月29日下午在大学N101大礼堂成功举行。本场讲座邀请到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宗余院士主讲。
高宗余院士主讲
出席是次讲座现场人员包括:中铁大桥勘察设计院董事长黄燕庆、总经理陈德柱,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王腾飞、海外部部长皮汉萍、科技部部长(院士办公室主任)梅大鹏,中国中铁横琴领导小组前方工作组组长周江龙,中铁大桥院海外部澳门项目经理侯鹏飞,澳门科技大学副校监、校长李行伟,校董会副主席黄如楷,副校长唐嘉乐,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校董苏香玫、林志军、陈志玲,咨询委员会委员区金蓉以及澳科大师生教职员等。
讲座现场合影
李行伟校长为讲座致欢迎辞,感谢高宗余院士为澳科大师生带来精彩的专题演讲,并颁发澳科大荣誉聘书予高院士。
李行伟校长(左)向高宗余院士(右)颁发荣誉聘书
李行伟校长(左)向高宗余院士(右)致送纪念品
讲座伊始,高院士从「桥是什么」切入讲题,以自然界和动物界的桥梁案例为同学们打开关于「桥梁」的新视角。高院士提到,古今中外,桥梁都不只是满足人类跨越天堑的交通需求的工具,无论是经典诗词中的「康桥」还是浪漫传说中的「鹊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桥梁在提供社会价值的同时兼具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由此,高院士从中国现代桥梁发展历程讲起,自最初的建成学会、自主探索阶段到今天全面掌握建桥技术,中国通过七十余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在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跨越性发展,为世界桥梁先进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高院士指出高性能材料是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关键支撑,其中在桥梁钢这一自主研发材料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桥梁建设实现从被「卡脖子」到技术引领地位最有力的助推器。接着,在桥梁结构、建造方法和装备方面,高院士详细介绍了桥梁受力型态和四种基本桥型结构,结合示意图并列举各种桥型的典例,为同学们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此外,高院士还从高效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桥梁智能建造和追求桥梁品质四个角度提出了对于桥梁技术发展的展望。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提出了海底隧道是否能完全代替桥梁的问题。高院士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详细地比较了桥梁和隧道的不同特点,表示最终选择还需根据现实情况进一步分析。讲座最后,高院士引用《断章》一诗来结尾,表达了对中国桥梁发展和研究进程的美好希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