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是第12个国际慢粒日,为加强大家对慢粒病的认识,以及关爱慢粒这一患者群体。9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同济、普仁、天佑四院两地专家学者齐聚在武汉市普仁医院门诊楼6楼4号活动室,参加由普仁医院血液科举办的“2022年国际慢粒日患教交流会”。
本次活动邀请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血液内科肖毅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血液科主任冯磊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血液科护士长刘洋。普仁医院常务副院长李烨出席此次活动,企划部部长芦倩和血液科主任常伟主持活动。
慢粒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费城染色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出血倾向、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活动开始,常务副院长李烨代表普仁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带领的普仁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并对普仁血液科的发展寄予深切厚望。他表示,感谢院士专家团队为我们普仁广大血液病患者进行科普,同时,感谢同济医院血液科团队、天佑医院血液科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对我院的病患进行帮扶,解决患者的治疗、生活难题,以及感谢血液病患者对我院的信任,对血液科常伟主任团队的信任,他也表示普仁医院会更好地为患友服务,让大家回归正常生活,最后,他希望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专家团队一如既往,为更多血液病患者进行专业的治疗,使更多患友摆脱血液病困扰,迎接光明的未来,获得高质量的生存!
武汉市普仁医院常务副院长 李烨
随后,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致辞,对血液科的工作以及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表示非常感谢普仁医院的盛情邀请,这次交流活动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同时,他谈到血液疾病的诊疗是他非常看重的领域,20年来,慢粒的治疗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30%-90%的慢粒患者都可以临床治愈,而这些,离不开科普事业的发展。他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贡献力量,携起手来帮助慢粒患者重建生活信心,回归社会“大家庭”,并真切的希望推荐血液领域优秀的科学家走向世界,为世界血液疾病的诊疗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以训
李院长和刘院士的致辞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血液内科肖毅教授感慨良多,他表示,普仁医院的发展有目共睹,不仅追求做大做强更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不仅立足于青山更辐射武汉,始终把服务优质,群众满意作为宗旨。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对普仁医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相信在刘以训院士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此次活动,四院两地联动,相互交流血液疾病的诊疗经验,让我收获良多,加强合作交流,才能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血液疾病诊疗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血液内科
肖毅教授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主任 常伟
学术活动
第一讲题在天佑医院血液科主任冯磊教授的主持下展开,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医师肖颖教授讲授“治疗慢淋,我们与您同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对病友进行慢粒知识的宣教,让患友对慢粒病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医师 肖颖
第二讲题在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许超平教授的主持下展开,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医师刘仕明讲述题为 “慢粒治疗的规范监测”,详细为各位专家同仁及患友讲解了慢粒治疗中的规定与过程,更好地提升患友对慢粒治疗的信任程度,也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加规范自身诊疗手段。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医师 刘仕明
第三讲题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血液科护士长刘洋的主持下展开,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护士长任惠为在场患友分享 “慢粒患者的饮食指导”,帮助慢粒患友规范日常饮食。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护士长 任惠
患友们心路历程分享
在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科教授胡桂英的主持下,慢粒病患友们分享了自己在慢粒病诊疗路上的困难与经验。
一位慢粒病友分享了他在诊治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感恩在普仁遇到了如此耐心仔细的医护人员,用自身经历与各位患者交流经验,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鼓励大家坚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
活动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血液内科肖毅教授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本次活动以科普为基础,建立了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为慢粒病患者的规范治疗提供了专业的诊疗建议,分享了慢粒患者自我管理的方法,使患者足不出汉即可得到血液领域院士级别专家学者的专业指导,得到了患友们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的医生、病患能够一起共同面对病魔,为老百姓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以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顾问,国际健康产业论坛理事成员(创始人)。瑞典斯德格尔磨诺贝尔奖总部特邀生理科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提名人;被聘为香港邵逸夫奖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唐奖评审委员会提名人。长期以来担任香港陈嘉诚生命科学奖和中源协合奖评奖人。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殖生物学学术委员会主任,WHO/洛氏基金会胚胎植入国际研究中国中心主任。被聘为五个主流 SCI 刊物编委:Frontiers in Bioscience (USA,Managing Editor),Human Re- production (UK),Archives of Andrology (USA), Asia J. Andrology 等。
文章来源:企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