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科院院士管晓宏为大湾区支招: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2022-09-22   南都湾财社   阅读量:196

    南都讯 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实业。9月2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主办,南都湾财社承办的“大湾区·大智造”2022粤港澳大湾区新实业峰会暨南都湾财社揭牌仪式(以下简称“峰会”),在深圳华侨城大厦举办。

    峰会上,深圳市领导、中科院院士等政界、学界大咖莅临现场,分享大湾区制造行业前瞻;更有来自华为、中兴通讯、深创投等产业界、资本界大咖,从智能制造、科技创投、金融赋能等角度出发,探讨“湾区智造”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https://pic.nfapp.southcn.com/nfplus/ossfs/pic/xy/202209/22/e69a9bd5-a054-497b-a13c-a7c296cfa269.jpg?x-oss-process=style/w640

管晓宏做客2022粤港澳大湾区新实业峰会暨南都湾财社揭牌仪式现场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智造”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激活更多力量赋能湾区制造业的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在关于《网络与智能时代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正在往制造强国迈进。管晓宏认为,我们面临挑战很多,比如一些精密装备现在还不能制造,甚至有些方面还有“卡脖子”的问题。要想提升制造,需要“两化一融合”,让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何谓“两化一融合”?他解释,它是指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物理融合。其中,智能化是指装置和系统控制决策的高度智能化,小到手机和芯片都具有智能。所谓智能,就是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这是初级的人工智能,而实际需要的智能要高得多。而信息物理融合就是信息系统、物理系统和人的高度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就是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制造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应用驱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能源互联网、智能航天系统等。

    在管晓宏看来,制造业正在经历从过去50-60年代的自动化到70-80年代的信息化,再到今天的网络化、智能化,各方面的挑战非常多。首先是客户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增值服务等。同时,技术手段也正在多样化,发展非常迅速,从3D打印、激光制造、微纳制造、机器人的技术在大量使用。

    对此,管晓宏认为,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两化一融合”,这也是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智能时代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关键基础理论与技术,在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革命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也可以“借道”专业化服务

    放眼大湾区,未来赛道在哪里?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阵地,也是产业智能转型的主战场。大湾区传统制造业如何蝶变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大湾区的信息产业非常发达,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主要IT企业、互联网企业、通信装备制造、算力系统主要制造商很多在大湾区。这是大湾区非常强的优势。”管晓宏指出,“两化一融合”是非常值得大湾区业界关注的方向。不论是产品的“两化一融合”还是制造过程的“两化一融合”,都跟信息技术的最前沿密切相关。要解决“智造”的问题,未来要跟信息密切结合,这是我们最大机遇。

    在管晓宏看来,“两化一融合”几乎跟所有产业、前沿学科都有关系。不过,大湾区数量庞大但缺乏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能否跟上转型步伐?管晓宏建议,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建立专业的IT开发队伍,可以借助专业化服务的方式,不需要太高成本也能实现“两化一融合”。

    直面双碳目标,能源清洁和绿色化势在必行

    双碳目标下,能源的清洁和绿色化势在必行。管晓宏指出,140年前形成的电力系统在传统结构下所有一次能源转成电能接入电网,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经济大规模的储电能的方式,全世界电力系统都是损失平衡系统,因此,要想利用可再生能源,储能是关键。管晓宏表示,6G规划中的能耗是5G的10倍,5G的能耗是4G的3倍。

    “以前IT产业不太考虑能源问题,但IT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跟能耗、与双碳目标都有关系,产业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他进一步举例分析:过去讲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三网合一,现在我们提出来算力网、能源网和通信网三网合一。如果能耗成倍增加,我们难以实现双碳目标,未来这些都需要融合考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卢亮叶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