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鸿山
1999年7月,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南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希望中学一一南方希望中学,面向全国招收学业优秀的贫困高中学子,开办“希望之星”班,此外还招收初一至高三年级非贫困生。
2003年五四前夕,学校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其中有名家讲堂。我当时任学校执行董事,找到了时任南昌大学校长的潘际銮院士,向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请他作报告。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当时就确定了具体时间,令我大感意外,要知道他是非常繁忙的。他笑着对我说:“小毛,我都是给本科及以上的人作报告,给中学生作报告还是新娘子坐轿——头一回呀。”那天报告会非常成功,潘老从他小时候讲起,讲他艰辛求学、立志成才,讲他勇攀科学高峰、报效祖国,讲他励精图治、为国育才。两个多小时娓娓道来,全校师生聚精会神,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报告会结束后,我们向他汇报校刊之事,请他题写校刊,他同样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找来笔墨纸砚,他题写了“希望之声”四个字,字如其人,儒雅清秀,落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年月。以后的校刊都用了他题写的刊名。
随后的几年,我每年会向潘老汇报一下学校及“希望之星”班的情况,他总是说希望工程是“民心工程”,功德无量!
昨天惊悉潘老逝世,非常悲痛,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一一而过,潘院土永远是那样慈祥地微笑。
潘老千古,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