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摸清全国油气家底,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事

2021-12-24   人民日报   阅读量:492

    “中国是一个‘贫油国’!”

     这样的论调,在20世纪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大庆、胜利等数个大型油田相继被发现,“中国贫油”论才土崩瓦解。

     “贫油”这顶帽子是怎么戴到中国头上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海相盆地才能有大油田,而中国的盆地大部分属于陆相。

     而如何从陆相地层中找出油来,则是中国几代石油人一直努力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胡见义和他的同事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石油地质和成藏理论。是他们这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从此在石油大国的道路上越战越稳。

胡见义


     头戴铝盔走天涯

     1959年,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留学回国的胡见义面临着新的选择。但未来事业的起点,他只有一条标准:哪儿的工作量大,就去哪儿。

     获得组织批准后,胡见义直奔位于松辽盆地的勘探、钻井一线,加入中国石油工业历史上第一次大会战。胡见义“头戴铝盔走天涯”的征程,就从这片被命名为“大庆”的油田开始。

     对于严寒的气候和简陋的生活条件,胡见义并不在意。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及时地跟踪每一口井的动态并与邻井进行对比,根据油、气、水性质及时准确识别油气层和油气藏类型。为此,他常常需要步行几十公里到重点井场去收集资料。

     经过大量勘探实践与理论研究,胡见义于1962年系统完成和发表了题为《松辽盆地陆相生油地球化学若干问题》的论文。这是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第一份关于陆相生油的系统而完整的文章。此后不久,又总结出《松辽盆地石油地质和油气分布的九大规律》,这是我国第一份有关在一个大型陆相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比较完整系统的综合研究报告。

     松辽盆地的研究成果为当时大庆油田勘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一系列油气田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经过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和对于陆相成油的资料、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在理论层面打破了曾经长期盛行、束缚行业人士思想的海相成油论,即“只有海相地层才能够生油,而陆相地层根本不具备成油条件,更不会有大油田存在”论断。

     到1963年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年产原油已经达到400多万吨,中国从此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胡见义已匆匆挥别大庆,受命奔赴华北,参加另一场石油会战。

     地处渤海湾盆地的胜利油田在勘探初期,不同构造位置的地下油层深浅、厚薄、多少,甚至油质等差异明显。这是由于其所在的济阳坳陷断层多、地下情况复杂。担任副总地质师兼地质指挥所指挥的胡见义坚持深入现场,全面掌握每一口勘探井的地质动态,亲自组织研究和制定了位于不同区域的十多个勘探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亿吨级大油田在内的多个油田由此被发现。由于在胜利油田石油勘探中取得的成绩,胡见义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奖。

     胡见义对于对自己组织和参加制定的油气勘探项目研究及其部署方案中涉及的每一条断层、每个断块、每套层系和每一个油气藏特征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与同事合作研究,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其他陆上和海域陆相盆地油气田,以及中亚、俄罗斯等国外油气田的勘探和发现提供了重要参考。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从松辽盆地到渤海湾盆地,从国内油气勘探再到阿尔巴尼亚援建,胡见义甚至享受这种“头戴铝盔走天涯”的生活。油田,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胡见义结束了阿尔巴尼亚援建工作后,本可以回到家乡北京。他却主动选择回到胜利油田。

     “我还是挺习惯油田的。”胡见义认真地说。

1969-1972年在阿尔巴尼亚工作期间留影


    摸清家底,运筹帷幄

     1979年,我国的石油产量已经破了1亿吨大关。但石油天然气产量的增长,是否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大问题。胡见义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78年调回北京后,他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摸一下我国油气资源的家底。

    “各国都在做资源评价,就咱们中国没有,人家说你多就多,说你少就少。”在胡见义看来,油气资源评价要主动“搞起来”,越早越好,晚了就被动了。

    由于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后,一般是哪里有发现就去哪里勘探,没有系统性的统筹。当以胡见义为代表的石油人决定开展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时,一个问题来了:中国盆地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做这样一个“大摸底”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再难也得做,只有“家底”摸清了,才能进行全国性的油气勘探布局工作。为此,胡见义迎难而上,历时5年,主持并完成了全国首次的油气资源研究与评价,为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决策和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提供重要依据,该成果荣获1987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对胡见义来说,这次油气资源评价最重要的是使我国石油工业科研的基础得到了夯实,完成了数据、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初步积累。也正是由于油气资源评价摸清了家底,我国才对能源消费结构和需求有了更为准确的预判。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对世界主要能源结构变迁的预测,胡见义认为引进周边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现实的。他和同事们开始与俄罗斯、美国以及中亚各国开展油气资源研究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中亚、中俄、中缅、海上等四条天然气进口通道的建成奠定了资源基础,多元化的资源利用与储备格局正在形成,将有效地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是难以替代的”,胡见义不止一次如此强调,但他同时也认为全球能源清洁化进程已由增量阶段进入提质阶段。而未来5年,能源行业将围绕碳中和进入新的调整发展期。

    如今,每天坚持到岗、关注国内外油气信息,仍然是胡见义的日常状态。尽管已经87岁高龄,他的心态还是像当初一次次选择油田勘探一线时一样坚定:我要在这儿干下去!

胡见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