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高天明院士与家乡学子话成才

2022-02-15   忻州日报   阅读量:227

    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回到家乡岢岚,受县委、县政府邀请与家乡学子谈个人成长、话教育发展。银培秀、刘会平、赵超、贾玉春、岳永福等县领导及部分中小学校负责人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座谈。

    “不要称我院士,叫我高老师好了。”上午十点,高天明院士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一路风尘仆仆,准时来到芦阳书院,和大家一见面的时候就这样说。

    没有太多寒暄,没有多余的礼节。“好多年没有回来,家乡变化实在太大了,这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奋斗的结果,真希望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这些亲切的话语,顿时拉近了他与现场每一个人的距离。

    高天明院士,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导。1985年7月、1988年7月获第一军医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及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现任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家乡父老为有这样的人才而骄傲,家乡这片热土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这样的人才。

    交流中,高天明院士谈及自己参军、求学和工作的往事,与在座的县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分享自己的经历、心得,与学子互动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鼓励他们要树立高尚的追求,培养坚韧的品格,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力所能及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就育才和成才方面,高天明院士说:“一是要有上进心(事业心)。拿我来讲,当院士不是我的目标,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当院士,只是用心去做,能做到哪儿就做到哪儿。当了院士要做的事情还是跟原来一样的,能再做一些基础研究,在疾病的理论上能够有新的突破,有一些成果能够转化,无论诊断还是治疗,在人身上见效,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人在不同阶段要设立不同的目标,不懈追求始得成果,不甘落后方可成才。二是要有恒心。前进路上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一定不能打退堂鼓。”高天明院士和大家分享了他当知青、从军、读大学到工作的一些学习经历,告诉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坚守,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持之以恒下去,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是要有自信心。生在偏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不影响学生成才。学生们不能缺少自信心,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要多花时间弥补不足,通过足够的努力才能做到比别人强。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不能过多保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吃苦耐劳、自信向上的品格,认真钻研学问,力所能及做好自己的事情。”

    此外,高天明院士希望孩子们永远做正直善良之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自己周边的人,回报家乡,回馈社会,实现学术上的认可、做事的认可、做人的认可。

高天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理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