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院士李德群撰文致敬母校:当年经常读报中考作文拿高分,才考上武汉一中

2021-12-3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阅读量:8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1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王校虹)今年是武汉市第一中学建校90周年。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一中1963届校友李德群,写下一篇5600余字的《武汉一中的美好回忆》,发表在武汉一中微信公众号上,深深激励了一中的师生们。

说明: https://pics3.baidu.com/feed/503d269759ee3d6d777ef0ea641fc42b4f4ade6d.jpeg@f_auto?token=0cb376e3bbd37d37d94e50864191fceb

    李德群(中间一排左二)的班级团支部毕业照,摄于1963年。通讯员王校虹 供图

    李德群在文中说,自己能考入武汉一中“有些运气成分”。他回忆,1960年武汉市语文高中升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向马学礼同志学习什么”。马学礼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车工、技术革新能手、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德群在报纸杂志上经常读到他的许多先进事迹,有些精彩片段曾反复品味、熟稔于心,中考作文拿到了高分。他写道:“虽然侥幸,但如果没有平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没有对美文佳句的孜孜追求,没有初三年级学习态度的转变,好运就会擦肩而过,偶然产生于必然之中。”

说明: https://pics6.baidu.com/feed/b7fd5266d0160924d9c50872f00e9cf3e7cd348d.jpeg@f_auto?token=aaeff2493f567e0b580271a21dbce568

李德群在1960年的市一中入学登记照。通讯员王校虹 供图

    怕进入一中后跟不上学习进度,李德群在初中毕业后的暑假里重新复习初中数学课本,将书中所有的数学习题做完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油然而生,从此他对数学情有独钟。入学后,他才知道,他的升学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第二。“但这我已不介意,一切从头开始。只要勤奋好学并持之以恒,颠倒了的历史可以重新颠倒过来。”

    李德群感叹,武汉一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大家,不由得不奋发图强。当年武汉一中的学生全部是走读生,很多同学家里的晚自习条件不好,学校实行了晚自习制度。晚饭后,绝大多数同学都来教室里上晚自习,形成了自觉学习和互帮互学的好习惯。李德群刻苦学习,保持着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一中,他还结识了日后的伴侣,这所学校承载了他许多美好回忆。

    六十多年过去了,李德群始终对武汉一中老师们充满感恩之情。文中,他细细回忆起与吕西端、冷俊华、吴连枝、杨隆洲、刘茭生等几位老师的过往,感慨“当年市一中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教师群体,这是市一中得以成功并引以为傲的关键”。

说明: https://pics6.baidu.com/feed/9a504fc2d5628535f9da42688de6dfcfa7ef6357.jpeg@f_auto?token=ce8219831e8f61662f77a85f24768a3e

2016年,李德群看望冷俊华老师。通讯员王校虹 供图

    武汉一中校办副主任叶慧说,文如其人,李德群院士的长文简练质朴中蕴含隽永,不事雕琢里饱含深情。“文章发来后,李德群院士自己审稿、校对、排版,没有一个错别字,也让我们晚辈深受触动。”

说明: https://pics3.baidu.com/feed/94cad1c8a786c917f75209bad534d9c63ac757f6.jpeg@f_auto?token=b82496927f02772fbd0a902d7799d5c8

李德群院士在武汉一中举行建校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记者彭年摄

    12月31日,武汉一中举行建校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李德群院士也重返母校参加大会。他寄语这群高中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取理想的大学。“人生的道路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我本人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克服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附:《武汉一中的美好回忆》文章节选

    作者 李德群

    高中升学考试录取名单揭晓,我们班一共有3位同学被市一中录取,我居然榜上有名。

    我能够考入市一中,的确有些运气成分。

    1960年武汉市语文高中升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向马学礼同志学习什么”。马学礼同志当年大名鼎鼎,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车工、技术革新能手、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我在报纸杂志上经常读到他的许多先进事迹,有些精彩片段曾反复品味、熟稔于心,我的中考作文拿到高分有些侥幸。

    虽然侥幸,但如果没有平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没有对美文佳句的孜孜追求,没有初三年级学习态度的转变,好运就会擦肩而过,偶然产生于必然之中。

    考入市一中我如愿以偿,但又不免诚惶诚恐。我初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都没有认真学习过,基础比较差,特别担心跟不上市一中的学习节奏, 市一中严格的管理和优良的学风在社会上是有口皆碑的。

    好不容易在初三年级建立起来的自信和自强,绝不能在进入市一中后,因为自己的不用功和不发奋,跟不上那儿的学习进度,又退回到自卑和自弃中去。

    压力山大,思绪难平。1960年暑假期间,我做任何事情好像都提不起兴趣,万分焦虑之下,我将初中三年的全部数学课本翻腾了出来,希望能够温故而知新。

    说来惭愧,那几册数学课本我压根儿就没有好好学习过。现在杀个回马枪,我发现书本上的内容并不难懂。代数的演算技巧,几何的推理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

    复习完数学课本后,我精心挑选了一本难度较大的初中数学参考书,将书中的习题,包括打星号的难题,全部演算了一遍,其过程如同登山,虽迂回曲折,但步步登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我收获颇丰。

    我发现,我对于参考书中一些所谓的“数学难题”不再害怕。有时候,甚至于还希望书中能够多出现几道难题来挑战自己。将书中所有的数学习题做完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油然而生,从此我对数学情有独钟。

    开学后才知道,我的高中升学考试成绩在市一中新编班上排名倒数第二,这我已不介意,一切从头开始。

    只要勤奋好学并持之以恒,颠倒了的历史可以重新颠倒过来。

    与初中相比,市一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校将我们置身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大家,不由得我们不奋发图强。

    名校就是不同凡响,绝非浪得虚名。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刻苦地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做作业,晚上自觉到学校去上晚自习,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预习好第二天的功课,有选择性地做一些课外参考书上的难题。

    到市一中后,我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仍然保持着,课间休息的十五分钟、午间休息的半小时、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晚自习前的十五分钟,都是我参加体育活动的好时光。

    中学毕业好多年后,班主任吕西端老师每次见到我,总爱回忆起当年活蹦乱跳的我,在上课铃响时抱着篮球汗流浃背急匆匆跑进教室的样子。

    高一年级上学期,我的各科学习成绩在班上均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尤为突出,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

    高一下学期,我被推选为我们班级的数学课代表,这是我平生以来第一次有幸为同学们服务,职务虽低,却尽职尽力。

    我们3班的学习委员是一位女生,同学们亲切地称她为“学委”。她高中入学成绩在班上排名正数第二,与我的倒数第二恰好对称。学委的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待人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我在她手下当差感到十分愉快。

    高二年级开始,我和她一道被同学们推选为学习委员,从此我们班上有了两位学习委员。在工作中我们相互支持和配合,尽我们所能为同学们服务。高中毕业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1968年将友谊发展为爱情,1971年喜结连理。

    吕西端老师是北京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求学期间,他因健康原因休学回到武汉,后来任教于市一中,在高中二年级时担任了我班的班主任。当时吕老师还十分年轻,我清楚记得他的就职演讲:“我要以兄长般的热情和责任帮助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成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吕老师的教学特点是循循善诱,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充分发掘他们内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入学时我班的平均成绩在年级中较差,但毕业时我班的大学录取率已名列年级之首。

    吕老师针对我重理轻文的倾向,设法为我申请到一张当时十分稀缺的武汉图书馆借书证,推荐了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居里夫人》、《古丽雅的道路》、《青春之歌》等许多优秀中外书籍让我学习。广泛的阅读不但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还拓展了我的认知视野。

    教我们数学的冷俊华老师是当年市一中数学教研室两大王牌教师之一(另一位是马以驯老师,后来担任市一中的校长,当年曾在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给我们上过辅导课)。高中阶段,我能得到冷老师的悉心指教,真是三生有幸。

    冷老师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冷峻严肃和不苟言笑。

    他头脑清晰、作风严谨,将数学的基本概念讲述得十分透彻。他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了名的,在课堂上为了强调某个重点,他会点名让同学站起来作答,回答不出来就给一分,还不准坐下,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位同学,直至有人给出满意的答案后才准许罚站的同学全都坐下。

    可以想象,课堂上经常有十几位同学像电线杆一样的直立着,教室的气氛该有多么“恐怖”。

    冷老师是一位追求卓越的人,我们让冷老师失望和气愤过,但也曾让他高兴和自豪。

    冷老师是我们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教师,对我和其他几位同学代表市一中参加1963年武汉市中学生数学竞赛抱有必胜的信心,但我们那次发挥得不好,气得冷老师当着我们的面将手中的粉笔重重摔到了地上。好在我们虽然没拿到个人第一,但团体总分夺冠,40名获奖者中市一中占了7名。当我们7人排着队与冷老师一道走进市委大礼堂,参加武汉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大会时,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了冷老师会心的微笑。

    2016年6月的一天,我收到冷老师4月底写来的信。此信因为地址不详,辗转了好长时间才送到我的手中。时隔53年又看到冷老师那熟悉的笔迹,我好高兴。

    吴连枝老师的俄语课是我升入高中后所上的第一堂课,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学习外语,自然翘首以盼,又听说吴老师是俄文小说《忠诚》的译作者之一(和他的先生章琪合译),期盼之中更平添了一份崇敬。

    当吴老师亭亭玉立面对我们授课时,她那娴熟的教学方式,优雅的言谈举止,得体的穿着打扮,感染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让我们享受到认知和审美的双重乐趣。

    同学们学习俄语的热情很高,我们班俄语学习成绩普遍的好,这归功于吴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超群脱俗的人文素质。

    多少年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在炎炎烈日下,吴老师打着一把小洋伞,身着时髦的连衣裙,款款地朝我们走来,万绿丛中一点红,在当时沉闷的环境下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三年级上学期,我班语文课改由刘茭生老师讲授。我的第一次课堂作文《怀念家乡》,得到了刘老师的高度赞赏,至今还记得她的批语是:“情深意切,行文流畅,字迹秀美。”短短十二个字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以后每一次写作课,我都会尽力表现自己。

    我的作文并不能每次都令刘老师满意,为此刘老师经常给我开小灶。她喜欢把我叫到学校图书室里单独辅导,图书室内没有外人,刘老师坐着书桌旁侃侃而谈,批评我起来毫不留情。每当说到我的痛处,她那种恨铁不成钢的铿锵语调,至今记忆犹新。

    【编辑:舒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