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新科院士与学生面对面畅谈治学与学风建设

2022-01-03   上观新闻   阅读量:518

       “我的科研道路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隧道开挖面。我的导师孙钧院士到现在95岁了仍然没有停止科研工作。”在朱合华回忆中,科研是传承更是坚持。12月30日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科学与未来”院士系列讲堂活动迎来第三讲。作为上海市科学和学风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同济大学新科院士李杰、蒋昌俊、朱合华三位今年新科院士与学生们面对面,分享科研经历,畅谈科研精神,带给学生们思想的引领和学术思想的启迪。

朱合华

      30多年来朱合华一直从事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他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的学者之一,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之一”。

      还在求学时,朱合华就对数字化产生兴趣。在同济新村门口的小书摊上,他觅得一本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的著作《数字化生存》,视若珍宝。如何做跨学科研究?如何创新?做科研需要怎样的学术积累和精神?在分享自己求学经历的同时,朱合华也对学生们关心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分享学术前沿问题。  “朱院士谈到土木工程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跨专业研究,为国际政治专业的我提供了又一选择方向。” 同济大学国际政治专业2019级学生胡清扬十分高兴。分享中,朱合华院士告诉学生们,选择专业方向要与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做人比做事重要,先做集体的事情,再做自己的事情。

      “成就背后,是求学路上的脚踏实地,奇迹背后,是方向抉择的敏锐眼光。”新生张林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土木工程的“门外汉”,但从讲座中他收获的不是专业术语,而是朱合华院士阐发的人生哲思和研究方法。

李杰(左二)

       “科学与未来”院士系列讲堂12月20日在同济大学开讲即受到学生欢迎。首讲以访谈形式开展,而接受访谈的主人公,正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杰。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也于12月24日担任主讲。2021年,同济大学5位教授当选院士,其中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蒋昌俊教授、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赫尔佐格、贝斯科斯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蒋昌俊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表示,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也是一所高校办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和青年学生砥砺成才的不竭动力。学校举办“科学与未来”院士系列活动,就是要将院士们治学报国、授业立德的奋斗历程,变成新一代青年学生求学问道的生动教材,引领青年学子自觉践行“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

照片由学校提供

朱合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