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热烈祝贺浙大一院李兰娟院士荣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16-06-01   浙江省第一医院   阅读量:41

        2016年6月1日,“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颁奖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现任院长周济院士及原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宋健院士等出席颁奖仪式,共同为获奖科学家颁奖。经中国工程院9个学部组成的专业评审委员会和光华工程科技奖理事会的严格评审,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荣获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是1996年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的一项科技奖项,由中国工程院负责评奖的具体工作,用以表彰那些在工程科学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和成就的人。旨在对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科学家给与奖励,激励其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工作顺利开展,以取得更大成果。

        李兰娟院士,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第四届国际微生物组联盟主席,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长期工作于临床、科研和教学一线,为中国乃至全球有效诊治感染性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建独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

        为攻克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达80%的国际治疗难题,自1986年开始艰苦攻关,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显著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显著降至56.6%;率先建立一系列肝衰竭预警预测模型,主持制定我国首部《肝衰竭诊疗指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明确了开展人工肝技术须具备的条件及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疗效判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引领我国人工肝发展;推广李氏人工肝至全国31个省市300余家单位,治疗肝衰竭10余万例次;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挽救了无数生命。“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核心成果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创建感染微生态学,创立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肠道菌群严重失衡在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4年始在感染微生态领域她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创立感染微生态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创建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该研究成果《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于2014年9月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杂志,并入选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担任国际微生物组联盟IHMC主席引领国际微生态研究。

        指导全国新发和再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参加中国感染性疾病科研规划的顶层设计,多次在抗击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战役中发挥领军人作用,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任务。尤其在应对 2013年H7N9 禽流感疫情中,她带领团队、顶层设计,在病毒分子结构和起源、快速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疫苗研制、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救治新技术新方法等全方位突破:对H7N9病毒起源、分子结构和特征研究获得重大发现,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控制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系统地提出了“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创造性运用人工肝技术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救治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取得显著成效。及时总结临床诊治成果和经验,并在世界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改变了我国一直以来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发现血管紧张素是预测禽流感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临床监测预警新指标,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H7N9成果入选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得了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6项;在Nature、NEJM、Lancet、Hepat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近250篇,获发明专利26项;主编《传染病学》、《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等专著34部;培养硕士52名、博士70名、博士后5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