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祝贺!华中科技大学崔崑院士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2021-11-05   澎湃新闻   阅读量:369

11月5日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组织评选表彰的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正式揭晓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崑当选!

图片


让我们一起向这位

学识过人、德高望重、可亲可敬的老人

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聚焦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结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按照相关工作程序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类全国道德模范,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崔崑院士获奖感言:

    此次能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这个荣誉,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勤奋、报国”是我一生都在践行的使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的职业担当,国家培养了我,我理应用我的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我认为,道德模范是用自己在道德层面的精神品质给予大家榜样力量,而我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继续发光发热。我和我的老伴朱慧楠已商量好,在我们有生之年,将继续做好公益事业,将结余的收入投入我们设立的“华中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助学基金”。 

    以前我帮助过的学生,现在很多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很多也成为了科研带头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时我对他们的希冀,他们一直在传递着这份“勤奋报国”的精神。

接下来

就让我们静下心再一起去学习、了解

这位全国道德模范的人生故事


崔崑:用钢铁意志书写人生


    做学术,他是我国模具钢研发的专家,打破国外垄断,让我国拥有了自主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做老师,他是一心一意严厉教导学生的大学教授,硕士博士加起来近50人,各个出彩,有十几人像他一样走上了教育科研的道路;做慈善,他是资助困难学生的好心人,自己住在学校,一件衬衣穿三十年,却捐出几百万设立奖学金,让学生不因贫困断了前程,他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一位学识过人、德高望重、可亲可敬的老人。


勤奋报国,为钢铁事业奉献终身

图片


    “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四个字就概括了——勤奋、报国!”谈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崔崑如是说。

    崔崑1925年生于山东济南,上初中时,家乡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1944年,崔崑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1948年留校任教,随后与钢铁结缘。1958年,崔崑被公派前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专业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两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将特殊钢定为日后的研究方向。

    1960年,崔崑学成回国。那时,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但却无力自主生产,进口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崔崑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买不到仪器设备,就带着同事们自己动手做。4年后,终于建成了装备比较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

    1981年至1991年,崔崑连续获得三项国家发明奖。他还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研制成10种新型模具钢,6种列入国家推广计划,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

创造第一,只为造出更好的产品

图片

    崔崑说,作为科研人员,最大的乐趣就是研制的产品好用。为此,崔崑和他的团队,不盲从,不迷信,始终秉持创新第一的科研态度。

    几十年来,崔崑桃李遍天下,其中博士就有24名。上世纪80年代,他一手创立的华中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成为我国在该学科领域的首批6个博士点之一,指导培养了华中工学院的第一个博士生。在教学中,他引导学生关注学科新动向,注意新的研究方法。他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术上的创新。

    2006年,81岁的崔崑开始撰写《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该书卷帙浩繁,共1574页,含图828张、表646个,全书耗时六年,达200万字。为构筑这一艰巨工程,崔崑自学电脑,亲自收集每一份文献,编辑每一张图片。2016年,已经92岁高龄的崔崑,又开始着手修订了这本出版才4年的专著。他说,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求真求美,不断追求新知。

淡泊名利,不做挂名拿钱的事

    “搞科学研究的人,要遵守科学道德。而维护科学尊严,贵在诚信自律。”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沉稳平静的崔崑,语调变得高亢起来。

    他认为,讲科学道德,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自己发表的每一篇文章,他都会认真负责。他带的一些博士生,有的是从其他单位转过来的,他们发表有关过去工作的论文时,有时会将他的名字带上。崔崑发现后,就严肃地说:“我又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你们这样做,是给我帮倒忙。”

    讲科学道德,贵在淡泊名利。有一次,崔崑在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临时接到上级安排的新任务,他便将课题交给别的老师去做。成果出来后,他也坚持不挂名。项目组得了奖金,大家根据贡献大小协商分配,从来没有因为这一问题发生争执。他说,不做实事,就不要挂名拿钱。

    争取到项目与资金后,崔崑从不主张吃独食。他总是团结大家,建设公用的科研平台,从而更快更好地推进学科的发展。他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两个人带着几个学生搞“小作坊”,只顾完善自己的小实验室,胸无大格局,很难做出大成果。

千万捐助,高风劲节坚守初心

图片

    崔崑夫妇最早一次捐款是在2013年,那年他们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出420万元,五年捐完,用于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他认为,“学生必须勤奋,这都是贫困学生,但必须要努力学习。励志就是品德要好,自己知道要有公德、有爱国之心。”

    2018年,崔崑夫妇分批捐完420万元后,又为“勤奋励志助学金”追加了180万元的捐款,将每年资助的学生由45人增加到60人。

    时至今日,崔崑夫妇捐款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受助学生达500余人次。这几乎是他们的毕生积蓄。出手大方的崔崑,对自己却极其抠门,一件夹克、一件衬衣甚至穿了三十年。“因为它好,拉链都不坏。”

    一笔笔资助金铺起的是莘莘学子的求学路,照亮了他们的未来。一位学生作诗——“崔巍人品立,崑仑比胸襟”。学生受资助后的反馈让他们坚定决心。“青年学生都有一个思想成长的过程,在困难时期得到的帮助,对他们思想很有用。”“只要学生将来愿帮助别人,我们就够本了。”

    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崔崑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了100万元,以老党员的身份支持武汉抗疫。

    崔崑说:“我入党,就是因为解放以后知识分子看到国家的新变化,只有跟着共产党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所以我认为,入党是当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自然归宿。共产党人就是应该多做贡献。对我来讲,就是多做一些事情,多帮助别人。”

崔崑院士的人生故事

激励着华中科技大学全体师生

“勤奋、报国”

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全体师生

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来源/ 武汉文明网 湖北日报


材料学院


编辑 / 汪泉


校对 / 范千

崔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属材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