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王希季:白手起家,开拓太空

2021-07-10   中国数字科技馆   阅读量:635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

    王希季,中共党员,1921年7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技术方案的提出者及初样研制阶段的主持者,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研制。

    如果中国不发展空间技术,如果党、国家和人民不交给我负责研制火箭和卫星……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王希季。

——王希季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工作照

    1942年,王希季获得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学士学位,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王希季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8年11月,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令。37岁的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总工程师。据王希季日后回忆,除了自己,上海机电设计院还从各大学调进了几百名在读学生,平均年龄大约只有21岁,是一支非常年青的研究队伍。当时,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搞?对于火箭、卫星,见都没见过,更别说谁搞过,毫无经验可谈。但“初生牛犊不畏虎”,不会就学。王希季和技术副院长杨南生等人,晚上看书自学,白天再给大家上课,带领这群“娃娃兵”边学边干。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工作照

    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并非只涉及火箭本身,而是一项方方面面都要考虑的系统工程。当时由于国家没有钱,经费紧张,技术条件受限,一些辅助设备不得不用替代品。王希季说:“那时没有吊车,火箭是用类似于中国古老的辘轳的绞车吊上发射架的。没有燃料加压设备,我们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我们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我们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跟踪火箭。指挥所距发射架百米左右,是田埂上用砂土包垒成防护墙的草棚。”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

    但即便环境如此简陋,条件如此苛刻,这支年轻的科研团队在王希季等人的带领下还是成功地完成火箭发射任务。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王希季既学又教,既干工作又做技术指导,率领着科研团队,开创了我国早期火箭事业的发展。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右一)与“两弹一星”专家在两弹一星人物油画前合影

    资料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王希季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