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王希季院士,103岁生日快乐!

2024-07-26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284

他是大工凌水校园

一馆、二馆等第一批建筑物的

暖气管道设计者

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设计者

中国第一颗

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中国18种探空火箭中

有12种是他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

今天是他的103岁生日

他就是大连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建校初期任机械系副教授、工会主席

后在航天工业部任总工程师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 王希季


王希季院士与党同龄

是目前在世“两弹元勋”中

最年长的一位

他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亲历了战争苦难

他热爱祖国 身具宏大志向

矢志“工业救国”理想

赴美留学攻读动力与燃料专业

在获得硕士学位时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毅然放弃留美继续深造

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之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两弹一星”功勋的介绍

一排中间为我校校友王希季院士

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DUTers向您学习、致敬!

    毅然回国

    1948年,王希季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留学。1949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取了科学硕士学位。就在王希季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照片: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他的求学计划。

    “我是在军阀间相互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王希季回忆起当初选择回国的动机时,充满感触地说。1949年10月,他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他们创造了许多优厚的条件,而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优待300公斤小米。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

    但王希季已经归心似箭。他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祖国的落后状况,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有了施展抱负的社会环境,留在美国已无必要。因此,他毅然踏上了驶往东方的“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1950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海风拂面的上午,王希季和几十名中国留学生围在华罗庚教授的周围,畅想回国之后如何建设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说到兴奋之处,学子们抑制不住激扬的心情,放声歌唱:“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本来,他是想实现建设发电厂心愿,到工业部门去工作的。但在北京的国家留学生接待处,他碰到了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张大煜教授——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之一,时任我校化工系系主任兼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大煜老师亲切地告诉他:“中国共产党在大连创办了一所新型大学,很需要也很尊重人才,到那里是可以干一番事业的。”

    1950年5月,王希季兴奋地来到大工报到:“我们对共产党是一心一意的,对大工也是一心一意的!”

    大工时光

    王希季一到学校,就看到一派勃勃生机。他说:“比我们老一辈的王大珩、毕德显等来了,同辈的胡国栋、汪坦夫妇、刘培德夫妇、杨长骙、郭可讱、宋彧浙等来了,还有雷天岳同志等一批‘少壮派’;不久,钱令希教授、杨槱教授等也来了。真是人才济济、催人奋进啊!

    王希季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他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掌握了俄文,与杨长骙一起翻译了苏联教材《船舶汽轮机》。他认真教书育人,对所开课程都努力写出教材,五年中就编写了《锅炉学》《涡轮机》《铸工》等多种教材。

    “我们美丽的凌水河校舍是1951年开始建设的。第一批建筑物一馆、二馆、热机实验室和西山第一、二、三学生宿舍,是由建筑系元老汪坦和萧宗谊两位教授设计的,”王老眯着眼睛,自豪地说,“那些取暖系统,包括暖气管道等呢?是我设计的啊!因为,我是学这一行的,需要就上嘛!”

第一教学馆、第二教学馆设计图纸,两栋楼宇的暖气管道由王希季设计。

第二教学馆


   王希季老师回忆大工的时光,他特别感谢张大煜老师。当年张老师动员他来大工时还曾说过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你如果真想去工厂工作,到大学去教几年书也很有必要。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得一清二楚,不能马马虎虎。”

    王希季老师说:“果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自己的基础打得比以前更牢固了;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比我强的学生。比如俞鸿儒(机械系53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性初(机械系55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等等,俞鸿儒当选院士还比我早两年!这不是很开心的事吗?”

   两弹一星

    1955年1月,王希季因院系调整,同造船系全体师生一起去了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组织决定调王希季进入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专门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的任务。王希季说:“到了那边我才知道是要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但因为感觉到这是国家的需要,我一定要服从组织安排。

    当时,整个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经济封锁。王希季等人只能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千方百计地搜集资料,废寝忘食地研读那些并不熟悉的科学论著。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用双手计算大数据,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在边“恶补”知识、边研究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了中国的火箭试验。1960年2月19日下午,一枚完全由王希季等科研人员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虽然它的飞行高度只有八公里,却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国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征程,迈出特别关键的一步。


    完成研制探空火箭的任务后,又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找到了王希季——负责主持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他做了大量的调查,了解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所支持的设计参数。在全面考虑空间、地面、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上,王希季创造性地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液体的推进剂火箭和固体的推进剂火箭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既能够达到足够的运载能力,又可以节省许多研制经费,时间上也能够满足发射卫星进度要求的技术方案。运用这个方案研制成功的火箭,就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个型号——“长征一号”。

   完成研制“长征一号”的工作任务后,王希季又全力投入到研制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的工作中。王希季带领研究团队制订了几个设计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地争论、讨论,他们最后确定了充分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能力,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

    这个方案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由这个基本方案逐步形成的返回式卫星系列,也是我国使用公共平台最成功、研制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

    1975年11月26日上午,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人们都沉浸在试验成功的喜悦中,王希季却提着行李赶到了卫星测控中心,因为他觉得这个任务没完成,他还要等待那颗卫星返回地面。三天以后,当天空中出现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的时候,王希季已经是三天没有合眼了。由于王希季在“长征一号”和返回式卫星研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两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国人飞天之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当苏联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后,王希季就十分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并将之提上日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当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紧跟国际潮流,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王希季,专门写出题为《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长篇论文,指出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不符合国情。他的观点逐渐将业内专家引向发展载人飞船的方向上来,“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方案就此基础初步形成。

王希季与航天员在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前

    直到1999年,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之际,人们才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知道了王希季等人为航天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祖国没有忘记我!”那一刻,78岁的王希季突然红了眼眶。

    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纪录片中,他说:“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能够为建设出力,能够为民族伟大的复兴出力!”

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

践行了他的誓言:

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世纪报国路 拳拳赤子心

今天

祝您103岁生日快乐!

    素材来源 | 往期推送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 光明网

    编辑排版 | 王希瑞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 任亭钰 王德丞

王希季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