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刘先林院士 | 新型装备带动测绘行业转型升级

2021-08-19   中国测绘学会   阅读量:3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先林

    如何理解新型基础测绘?如何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的智能测绘装备是什么样的?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进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给大家分享他的视角。

    如何理解新型基础测绘

    刘先林院士提到,新型基础测绘和传统测绘有很多不同点,首先,新型基础测绘面向实体而非图幅。以线状实体为例,在过去,大型河流会被拆解到多个图幅当中,计算时需要重新连接,才能计算出河流整体数据。“而现在已经突破了过去图幅的限制,生产时,也不是按照图幅来管理数据,而是按照数据库实体的性质来管理。” 他进一步指出,不仅测绘仪器装备、成图手段发生了变化,新型基础测绘将让基础测绘的服务对象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服务社会、服务政府事业单位。在未来,消费级的地理信息可能会进一步走向大众。”

    刘先林院士表示,新型基础测绘不会一蹴而就,建设过程中有不可避免的难点。当前涌现的很多新名词、新概念,内涵需要进一步完善,方能形成统一认知。此外,现有基础测绘的标准制定也需要通过试点工作继续探索。总的来说,在厘清概念、完善标准的基础上再开展试点工作,或可以更好地将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推广到全国各地。

    避免重复建设的“两只手”

    在信息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信息孤岛”、“行业壁垒”导致“数据难获取”、“作业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让测绘成果最大化,同样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以同一个地理实体为例,不同等级的行政部门(如国家、省级、市县级)可能存在多次建设。更有甚者,不同行业如公安、水务、规划、国土、房产、林业等都可能要进行重复作业。虽然重复建设可能会带来行业的一时繁荣,成为产值上的亮眼数字指标,但整体来看,无疑是对国家财政的浪费。

    刘先林院士表示,测绘行业不适合完全交由市场,政府一定要在其中加强管理,精度不高、功能较为基础的数据也不必进行过度保密,以防阻碍发展。在“市场”无形之手影响下,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统筹规划各级数据、搭建共享平台,可以让基础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同时也会促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未来的测绘仪器

    作为数据获取的重要工具,测绘仪器技术的进步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当被问到测绘仪器的未来方向,刘先林院士提到了手机。他表示,高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几乎集成了测绘所需的全部传感器:双频卫星信号、各种相机与摄像头、IMU、罗盘、里程计(计步器),无所不包。特别是其4G/5G通讯功能远超RTK数据链,格网化的差分信号接收能力没有瓶颈,计算功能、存储功能(CPU+GPU)极有可能逐渐赶超。另一方面,现有测绘仪器已经无法比拟手机作为云平台的移动端的能力。完全可以设想,未来会出现以手机为核心的测绘仪器设计思路:手机RTK、手机无人机、手机自动驾驶……

    在刘先林院士看来,随着新型装备的研制,数据的更新和协同会变得更加快捷,这也将有效带动测绘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测导航

    编辑:张永超

    初审:齐   阳

    审核:彭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