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井冈之子”颜龙安:74岁院士的杂交水稻情(图) ——记江西省第四届“井冈之子”颜龙安

2014-01-01   大江网   阅读量:215


第四届“井冈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颜龙安。

(本文图片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早年,颜龙安(左二)曾与袁隆平(右二)等一起育种。



如今,仍在研究杂交稻的颜龙安。



实验室中的颜龙安,他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在江西种植出亩产1000公斤的水稻。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作为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颜龙安的研究涉及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吃饭。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海南育种开始,40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农田。采访中,这位语言诙谐的7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告诉记者,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在江西把(水稻亩产)1000公斤拿下来。”

  “我的‘女儿’嫁了上百个‘老公’”

  生于小山村、有着食不果腹的年少经历,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颜龙直接进入萍乡市农业局。1971起,他被组织上选派到海南,与其他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一起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那时搞研究的比较少,器材也比较缺乏,就只有1000倍的显微镜。”谈到当年科研的艰辛,如今颜龙安仍感慨不已。

  1972年冬,颜龙安选育的“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成为我国首批“野败”籼型不育系水稻品种,轰动全国,那年,他35岁。“珍汕97A”的育成,在杂交水稻育种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选配组合最多、推广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不育系。“我的‘女儿’嫁了一百多个‘老公’,培育出来的都是硕士博士。”谈到“珍汕97A”,颜龙安形象地说,语气中充满自豪。据悉,通过与“珍汕97A”等交配,选育出的上百个“汕优”组合,在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1982年—2003年,“汕优”系列杂交稻累计推广18.7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56.13%。在这之后,颜龙安又育成了“汕优2号”等一批强优势的水稻品种,加速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汕优2号”1979年在美国试种比当地良种增产50%,这一技术后来被我国转让给美国。

  “搞科研是1+1=2,多一点都不行”

  “他总说要做新东西,做一些开创性的东西。”在助手蔡耀辉的眼中,颜龙安是事业上的领跑者,治学严谨,精力旺盛。1978年,颜龙安和助手朱成发现了后来被称为“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水稻育种新质源,后经专家鉴定属世界首例,为此颜龙安和朱成在25亩试验田中耐心等待50多万株水稻一一开花;1980年,颜龙安将精力投入到超高产杂交稻的研究中,1989年在江苏试种,最高亩产达到900公斤;1985年,我国粮食基本实现自给,这时颜龙安又开始思索如何让百姓吃得好,“产量上去了就要改善品质。因为人家说你的谷子不好吃,我们搞科研的就要去解决。”为此,颜龙安历时近10年选育出了“汕优102”……

  采访中,颜龙安告诉记者,在不走弯路的假设下,一个新的水稻品种能顺利育种出来一般需要9~10年。枯燥的实验数据、艰苦的田间观测、失败后的打击,当然也有成功时的喜悦,40多年来,颜龙安在这样的苦乐中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了各种荣誉,他研究出的品种先后成为农业部认定的主导品种,江西省推广品种等。至今他仍会常常下田去看看。“搞科研是1+1=2,多一点都不行。”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下田。我现在年龄大了,有一条腿不好,但如果试验田里有什么新情况,还是要去看看的。”

  “努力工作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从1971年开始到现在,颜龙安每年都是在江西和海南度过的,其中在海南要待六七个月。“我们搞农业种稻子,在江西只能种两季。”他说。为了和老天爷抢时间,就要利用海南冬季气温高的特点,加代繁育。

  对育种,颜龙安如痴如醉。1992年,他因为脑部肿瘤前往北京做手术,打着点滴上火车还在关心选育的新品种谷子保管好没;他手把手指导农户制种,让刘丙才这种对制种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种子销往全国的制种大户。在科研上,颜龙安提携年轻人不遗余力。1983年任萍乡市科委主任后,他解决了不知多少知识分子夫妻分居、住房和子女就业问题;1995年出任江西省农科院院长时,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心,他建了3栋高知楼,并一手提拔了17名干部,这些人如今已成为农科院的中坚力量,很多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的获得者。但对家庭,颜龙安充满愧疚。三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他在海南育种的关键时刻,不仅无法照顾妻子儿女,连自己都因忙碌瘦得只有96斤;为年轻的知识分子四处奔波,他却没让家人搭过顺风车;让人才住进高知楼,他自己却还住在旧房子里。

  采访中,颜龙安告诉记者,这个月底他又要去海南了。“现在我们在研究超级稻,希望能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抗病、抗寒、抗虫)好的水稻。”他说,“我现在70多岁了,努力工作就是在延长自己的生命。我现在争取一年做两年的工作,这不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寿命吗?”说完他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颜龙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