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党员院士中引起热烈反响

2021-07-02   科学网   阅读量:592

    ■本报记者 韩扬眉 倪思洁 甘晓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心潮澎湃!鼓舞人心!”多位党员院士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他们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作出了热切回应和庄严承诺,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不辱使命,科技报国,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响应号召 一生奉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家”门口,响亮悠扬的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党旗与国旗迎风飘扬,大家在热烈欢迎“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以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颜龙安、何季麟、罗安、陈赛娟。

    院士们从庆祝大会现场回到了“院士之家”,分享自己的喜悦,交流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切感受。

    1958年,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条件差、环境极为艰苦的青海,从此扎根在青藏高原。当时有件事给年仅22岁的吴天一带来了巨大震撼——不少被派到海拔4000米地区支援建设的青年,患上了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不解决缺氧问题、人对高原适应问题,高原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肯定有很多困难,甚至是一句空话。虽然我很年轻,但我觉得这就是我将来要走的路。”吴天一立下铮铮誓言。

    后来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足迹踏遍高原各个角落,吴天一在国内首次报道高原肺水肿、成人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并提出治疗方法,实现14万青藏铁路建设者“零死亡”。

    吴天一深情地说:“总书记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十分看重自己的政治生命,把党的要求作为生活工作的准则。一个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和信念。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虽然现在我已经86岁了,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把我的一生继续奉献给高原。”

    “我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和情怀。”上世纪60年代,面对祖国召唤,满怀报效党和祖国热忱的何季麟自愿申请来到西北戈壁滩。半个多世纪里,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事钽铌铍等关键稀有金属的研究开发,攻克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钽铌铍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一整套工程技术和高性能产品,使我国钽铌铍金属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转变,保障了国家战略需求,并走向国际市场,为我国赢得了钽铌铍稀有金属工业世界三强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如今,何季麟已办理院士退休手续,但仍在积极参与和指导产业冶金金属研究、铍材料加工技术研究工作,继续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事业上发光发热。

    

    勇于担当 为民为国

    如今已经84岁的钱七虎是一位有着65年党龄的科学家。他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国家筑起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建设科技强国、军事强国是我们当代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实现关键科技的自立自强在当今突显出极端的重要性和空前的紧迫性。”钱七虎说。

    百年征程的历史“接力棒”已交接,钱七虎深感责任重大,“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我有责任继续践行科学家精神,学习钱学森把毕生精力、目光始终专注到国家重大需求上,学习华罗庚勤奋工作到最后一刻。”他也希望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继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敢为人先,勇攀高峰。

    颜龙安1962年从江西省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进入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当了40年技术员,看到国家水稻粮食产量低,认为要吃饱饭,水稻得高产,靠科技才能实现,便主动要求做水稻研究。

    “50年党龄,50年从事杂交育种,辛苦的事不用说,内心就是想着总书记讲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就拼命地搞。”没有读过硕士博士的颜龙安,凭借不怕吃苦、笨鸟先飞的精神,成为我国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的第一人,培育出亩产9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

    对于作为医学工作者的陈赛娟来说,共产党员总是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她早已把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作为奋斗的自觉行动。

    攀登医学科技高峰的道路从不平坦。40多年来,陈赛娟带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白血病中最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种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团队基于扎实基础研究和转化性研究,创立了协同靶向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使全球成千上万白血病患者获得新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和团队同事们奋力拼搏。”陈赛娟说,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科学报国的难得机遇,也赋予了我们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要再创辉煌,造福人类健康,推动早日建成“健康中国”。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致力于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荆棘百年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人间奇迹。展望未来,我们今天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感慨。

    作为一名空间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他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成功信心:“面向星辰大海,我们将通过空间科学探索不断拓展认知宇宙的新边界,开辟人类永续发展的新疆域,为实现空间科技的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对于从事深海水下探测、新能源和电力系统领域科技攻关的罗安来说,总书记的讲话增加了他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要为科技强军全力拼搏。

    “接下来,我将更加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成长,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咐,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言传身教。”罗安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深刻感受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真正意义。“百年风雨,我们的党带领着全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伟大道路。回顾百年,我们奋斗的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钱前看来,中国已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不负韶华,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以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为己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说:“上下5000年,唯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让人民脱贫,过上了祥和美好的生活。现在,全球仍然疫情肆虐,唯有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唯有更加努力、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21-07-02 第4版 要闻)

陈赛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专家
吴天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原医学专家
何季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冶金物理化学专家
颜龙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罗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气工程专家
  • 陈赛娟
  • 吴天一
  • 何季麟
  • 颜龙安
  • 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