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虚怀若谷、淡泊名利 | 常印佛院士:乐在图书山水间

2021-03-23   全景科学家   阅读量:147

    “我不能干这种事。”

    当矿产地质勘察专家常印佛知道,与自己共同主持课题的安徽省地矿局教授级高工唐永成,打算将《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一书的第一作者列为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认为尽管自己是负责人,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但并没有直接参与书籍的编写,自己当第一作者显然不合适。

    双方相持不下,有人提出巧妙的建议:书名和7位作者都采用竖排,把常印佛单列一行放在最左。这样,从右至左阅读是常印佛的名字是最后,从左至右是最前,这才解决了署名问题。

常印佛

    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这是同行对常印佛的评价。对于自己的学术成果,常印佛说,自己只不过是把前人的工作向前推进一步而已。

    许多研究成果或著作,即便他付出再多心血,作再多贡献,只要不是自己亲自执笔,对于列为一作或是署名,他都百般推脱。合作完成的著作或报告,他总会清晰地交代他人承担的部分。

    常印佛很珍惜自己获得的荣誉,将其视为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可;但他又处之淡然,从来不把追求名利作为目标。

    2000年,常印佛参与的关于矿床地质的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安徽省科学进步一等奖,但获奖名额仅限10人。常印佛不愿见为物化探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却英年早逝的曹奋名列第十一位,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获奖人名额,让曹奋获得荣誉。为此,安徽省科技主管部门开了先例,仍将常印佛列为获奖人,但不列名次,只颁发证书。

    比起白纸黑字,常印佛不计其数的研究成果更体现在他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勘测工作和发现的一座座矿山中。在他眼中,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工作,终究不如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此他曾两度辞官。

    十年动荡后,政府机构改革提出干部“四化”要求,其中包括“年轻化”和“知识化”两项。拥有10年援外经历和2年在京工作资历的常印佛颇受上级青睐。在当时选任安徽省地质局局长的民意测验中,常印佛的得票数最多。

    但常印佛认为,自己只是一位矿床学家,希望能竭尽所能,在地质一线发挥所长。他多次向组织陈述意见,婉拒了行政工作岗位,表达自己更愿意参与科研的想法。

1989年,常印佛在野外考察肥东磷矿

    20世纪80年代末,地质部地矿司副司长周维平再度向常印佛递出橄榄枝,邀请他离开合肥前往北京工作,并表示常印佛“可以调到部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任命他担任地矿司司长。

    当时地矿部中大多数人鼓励并欢迎常印佛赴任,一来北京的经济条件比合肥要好,二来能够统领全国地质队的千军万马,发挥更大作用。但常印佛认为,担任司长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地质情况,而自己已经57岁,等到了解透彻后也到了退休年龄,不如留在安徽更好地发挥余热。

    泰戈尔曾有诗云:“翅膀坠上黄金的鸟儿飞不高远。”科研六十余载,常印佛贡献卓著,却从不计较名利得失,而是静心笃志,潜心科研,至诚报国,树起了中国科技界的典范。

    如今虽已年至耄耋,但他仍然经常为地质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并以积极探索的姿态,为揭开地下秘密搜寻宝藏而不遗余力地发出光和热。

常印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矿产地质勘察专家。长期致力于矿产地质勘查和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大型勘查和科研项目,还在地质科技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做出贡献。21世纪初,他与其他院士一起促成了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地质和矿产勘查行业新的春天。

    相关链接:他两度婉拒官职,用生命践行李四光的名言“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

    文:

    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乐在图书山水间——常印佛传》,王申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