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医药事业的中流砥柱 ——记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2019-09-16   天津中医药大学   阅读量:104

打开张伯礼的简历,映入眼帘的是一长串头衔: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他一生志立于中医药的研究与探索,为中医药发展做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凝结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穷智慧,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

 

“我的毕生追求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张伯礼常说:“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

30多年来,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2006年,他率先提出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战略,他主持的对3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产业化研究被列入天津市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目前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种已增加到9个。他组建了国内首个组分中药技术工程中心,带领团队开展中药数字化分析及中药配伍组分研究,构建了10661个中药组分和235个化合物的中药组分数据库,使中药研发由单纯经验上升为优化设计。1999年,他申报的“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获国家973项目资助。他研究发现了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优选了配伍比例,提出了名优中药小复方二次开发模式,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2010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我国第一例完成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的中成药,迈出了中药打入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关键一步。

 

“我的最大心愿是培养出一批超越我的学生”

 

张伯礼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提出“政治思想过硬、学会中医思维、临床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在教学一线言传身教,倡导问疑精神和专业实践,共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40多名。他创建的“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界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伯礼致力于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化,2008年,他主持制定《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和中医学专业认证,对规范中医办学、保证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他主持制定了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中医师前)教育标准(草案)》,提交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讨论通过,2009年获得审议通过,推动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我的人生格言是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张伯礼虽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仍坚持每周出门诊,有时从外地赶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诊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接触过他的人都说,张主任没有专家架子,他对病人永远都是那么耐心细致、和蔼可亲。一次他看完门诊,刚走出诊室就被一位病人家属拦住,家属哭着说:“我们从农村来,没挂上号,他得了肺癌,花了2万多元也不见好,快撑不住了。”张伯礼忙把病人让进诊室,仔细询问病情,查阅各种检查报告,发现病人虽然消瘦且剧烈呛咳,但CT、支气管镜检查没有肯定结果。由此判断病人呛咳很可能是服用降压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他给病人调整降压药,开了中药汤剂,一周后病人症状明显改善,又过了一段时间全面康复。病人家属拉着张伯礼的手,感激地说:“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