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两院院士四川行|张喜刚:用智能化实现山区桥梁防灾减灾

2020-09-19   川观新闻   阅读量:312

    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此次四川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领衔的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其第一个分中心设立在了四川,这也是“四川省驱动创新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上,两院院士与四川签订的25个项目之一。

    院士名片

    张喜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专家

    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唯一的桥梁领域国家级研究中心,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桥梁领域唯一的协同创新平台。首个分中心为何设在四川?如何用科研技术,实现山区桥梁防灾减灾?9月19日,张喜刚接受了记者专访。

    谈四川分中心

    为山区桥梁防灾减灾提供解决方案 

    记者:为何把首个分中心设在四川?

    张喜刚:国家中心一直以来有成立分中心的考虑,但要选择在最有区域针对性的技术方向,四川是经过前期酝酿最成熟、最有技术特征的片区。四川分中心主要聚焦山区桥梁防灾减灾。

    交通建设最重要的是平安,在西部山区,各种自然环境非常复杂,怎么保证公路安全很重要。桥梁是节点工程,一旦桥梁坏了以后,整个路线就破坏了,而且快速抢通难度大;目前,山区桥梁的防灾减灾研究还很薄弱,也没有形成工程化的有效的技术和应用,每年都花很大的精力在公路保通保畅上。这不仅是四川面临的难题,也是广大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一带一路”走向海外都会遇到的,是我们桥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川山区多、桥梁多,四川公路设计院(注:指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山区桥梁建设和灾害治理上有不少积累和经验;我们长大桥国家研究中心和我的院士工作室集聚了桥梁领域的优势资源。我想,通过这些资源的有效合作,可以为山区桥梁防灾减灾提供解决方案,更好地推进我们桥梁的发展。

    记者:四川分中心成立后,将如何开展工作?

    张喜刚:中心以研发和应用为主要方向,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要干什么”。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导向,我们的研发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区域发展需求、瞄准重大工程实施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来做。四川分中心会对山区桥梁面对的各种灾害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包括现在已经有了什么技术、未来需要什么技术,再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

    四川分中心成立前,我们已经在推进相关合作,今天,刚刚成立的分中心已经确定三个项目课题,这就非常好,可以实打实地推动这个工作。

    谈桥梁发展

    用智能化实现安全和方便 

    记者:你的院士工作室,聚焦了三个方面:桥梁安全、智能建造、智能管养。智能化占比很重。为什么?

    张喜刚:面对未来大型复杂桥梁的建设需求,以及大量存量桥梁的管养需求,我认为,未来的桥梁发展方向,就是要以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为代表,推动智能化发展。

    记者:针对山区桥梁防灾减灾,智能化后的山区桥梁,会是什么样子?

    张喜刚:首先在建造上,它是工业化的,可以实现快速工厂化的预制安装,将来维修也可以快速化的进行装配。比如说一座桥要垮了,如果没有这套技术做支撑,就不能实现快速修复,也达不到快速减灾救灾的目的。

    要实现快速修复,传统方式无法解决,一定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这些桥梁的性能怎么样、出现了什么灾害的特征,以及灾害以后的及时的、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一个智能化的整体体系,把它管起来用起来。

    可以设想,将来在成都,就可以把全省山区的桥梁“管”起来,就像人一样,可以及时掌握它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做出判断。这样的管养中心不止成都一个,将来,我们可以在雅安、康定等地,设置若干个区域性的管养中心,这就可以快速把技术和资源就整合到最好。

    我们干交通的人,最终目标就是,要给人民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安全最可靠、使用最方便的服务产品。

    记者:20年前,你参与了成南高速公路建设,和四川有着深厚缘分。加快“交通强省”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张喜刚:四川交通发展很快。原来缺路少桥,老百姓出行不方便,经济发展也较落后,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四川基础设施的里程、规模数量都能满足要求了;其次,整个品质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除了单一的交通方式以外,综合交通运输方式在不断发展。

    未来,还要往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上去用力;再一个就是刚才讲的,要往高性能、高品质、智能化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去发展。

张喜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桥梁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