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新中国65周建筑为我们留下什么记忆 金磊

2014-09-25   news.zhulong.com   阅读量:26

摘要:2014年9月17日在中国建筑技术集团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联合主办“反思与品评——新中国65周年建筑的人和事”建筑师茶座,本人与布正伟、罗隽三人共同主持了会议。ampnbsp作为策划者我以为它达到了目标,作为近四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更感到这是一次务实的交流,因为大家从中感受到在行业浮躁、媒体炒作愈烈的当下召开如此格调的会意义深远且扎实。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在学术总结中表示,尽管看上去,这个历时近六小时ampnbsp“茶座”似“马拉松”式的,但它对中国建筑界当下,理清历史史实、揭示事件内涵是极有价值的,会议本身就是一次实践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传承中国建筑是思想的实践与尝试。对此我将策划思路及主持辞整理成如下文字,权作为一个交流,期望它有助于推进新中国65周年建筑文化的反思与品评的深度发展。ampnbsp没有历史,何以有现实;没有现实,何以有未来。反思并品评历史,不仅可使人明达,更可帮助我们解决当下问题。在中国城市化的快跑中需要反思之力,因为评论也是明亮的阳光;在建筑创作日益喧嚣中追问,其意义在于追问是深化研究的动力之一,它能不断探索并获得方向感。六十五载的新中国建筑记忆再变化也凝聚不变的焦点,那就是建筑作品背后人和事的文化“形体”与“灵魂”。2012年已故资深当代建筑出版家杨永生编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推出能感悟到他对建筑界挚深情感的两部书:《建筑圈里的人和事》与《缅述》。对此他信守的原则是:“不虚妄、不溢美、不掩饰、说真话,谈真情。”这恰恰应成为我们梳理新中国65周年建筑人和事应恪守的准则。ampnbsp一、为什么要召开看上去很“忆旧”的会ampnbsp新中国65载建筑的人和事是丰富的遗产宝库,它们太值得书写:最好的与最坏的;最善的与最恶的;最难以遇到的与翘首可待的;敢怒敢言与可歌可泣的;有些事远隔万里,却足以振聋发聩;有些人虽已仙逝多载,却注定仍会刻骨铭心。如此多的人和事,新中国建筑都应该记忆;如此丰富的建筑历程,都应从文化与社会发展视角做出品评,这些或许是来自前辈开创者们灵魂深处的回声,更是当代建筑学人应从中汲取力量、思考创新的动力之所在。由此我想到2009年2月27日笔者时任《建筑创作》主编时举办的“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一样,又是一次可留下建筑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创新会议。对此作为策划者,我们也在不断反问自己,该记忆什么?该反思与品评什么?召开此次会议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ampnbsp记忆和回望——不是重拾传统模式上尊下卑的旧习,而是要在舶来品满天飞的年代,找回传统建筑语境下典雅表达的方式,尽可能对未来少些历史的失忆;ampnbsp记忆和回望——不是要让传统与当代文化对立起来,既反对当代人躺在前辈的功劳薄上,也要坚持重温并发现传统与现代经典的价值;ampnbsp记忆和回望——不是仅仅沉浸在让灵魂充满营养与慰藉,而是如何汲取前进的力量,重塑中国建筑文化的吸引力及感染力,在世界文化激流中站稳脚跟;ampnbsp反思与品评——新中国65周年建筑的人和事,是个巨大思想宝库,希望我们的研讨通过轻松的话语,在留恋中引发深刻的思索,并突出如下关键词:ampnbsp书写与分享、畅谈与共游、回顾与揭秘、评析与指向,重在不要设置局限和框框、重在提供一个以“建筑人和事”为中心的横跨历史、文化、科学多元向度的思想交流平台。ampnbsp建筑界确实这些年缺“人文随笔与口述历史”的研究,随着前辈一批批逝去,已有越来越多的遗憾,究其原因有人云:视野太低,目光太短,非要登高远望不可;心境尤浅,情绪尤浮,经典养料不静思难以品味,所以今天的主题意在创造一个“贴心”的精神对话空间。2014年9月15日出版的《瞭望》周刊,有一篇“思想即对真理的探寻”的文章,其观点是:“真正的精神财富就是创造思想,而真正的思想就是对真理的探寻。”文章我们认为启迪了建筑界的媒体责任和本次茶座,也表达了面对真相不可失去信赖和尊重。由于时间的尺度,我想无论大家如何反思与品评,我们与建筑界真相之间或许还会留有距离,但我们依然相信,为真相坚守和等待是值得的。真相既不可被掩埋,更无法扭曲,它最终一定会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今日所有参会专家及媒体人都不是新中国65周年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和见证人。ampnbsp二、新中国65周年的人和事给我们什么记忆ampnbsp在2014年8月初本人在致行业建筑学人召开此会的特别邀请函中曾写道“2014年是新中国诞辰65周年,为了以纪念的方式梳理、总结、回溯中国建筑设计与研究走过的65载漫漫征程,揭示并发现新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历程上的顿挫与问题,针对当前建筑创作实践和思想理论方面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传承中国建筑师思想意义重大。ampnbsp‘反思与品评——新中国65周年建筑的人和事’建筑师茶座活动将成为有价值的选题。此次茶座以轻松的形式,依靠众多业界顶尖的建筑学人的弥足珍贵的讲述,展现中国建筑在作品、理念、人物上闪耀的多元文化,并以对历史敬畏与尊重的态度、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发展中的种种现象展开品评。这将是建筑界与文博界在建筑思想史上的一次联合学术探索,它也将成为新中国建筑65周年的一段重要记忆。”事实上,还在2009年新中国诞辰60周年,在马国馨院士杨永生编审等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曾推出七卷本“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丛书,它由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图书卷组成,并于2009年9月12日在天津大学召开“建筑中国六十年”出版座谈会,2014年元月13日,我们在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召开“新中国建筑记忆丛书”策划研讨“茶座”。笔者在发言中曾讲到:“对中国建筑设计六十五年而言,不是只在过去‘编年史’中增加21世纪以来的一批新建筑,而是要从整个国家及城市文化的视角再去品评其新观念及新发展,并从中发现一批新建筑背后所映现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新‘风景’。要承认,当今学术界确有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核心是学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新中国65周年建筑的记忆与品评旨在强调:只有社会责任感,才会带来创新意识;只有社会责任感,才将编研工作视为一项服务于行业与社会的伟业而甘愿付出;只有社会责任感,才会无所畏惧形成可贵的求索精神;只有社会责任感,我们才会在著述与评价思索中发现到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而客观的分析,才会体现出建筑学人的社会职责及建筑文化观念。ampnbsp“新中国65周年的建筑记忆”的创新点立意在于,它将是过去《建筑中国六十年》著作的丰富版、完善版及新视野版,其主要特点为:它突破了单一建筑学方面的梳理,综合包括建筑、文博、城市、设计诸学科上的内容;它突破了文献式的编写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每书主编及其作者必须要体现一定的著述能力;它力求用文化遗产之思,总结并梳理出各卷所及专题的行业发展规律;它力求通过各卷的编研,让读者及业界感受到一股研究的力量。作为一种准则我以为新中国建筑65周年记忆的历史节点十分重要,所以在研究和梳理时要有史有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对历史事实的纪实,要叙述也要评论,特别应持论公允;更要富于历史视野、客观全面、充满见地的开拓创新。这虽是编书的要点,但确代表着一种特殊的心境。据此可对新中国65周年典型的建筑事件略作归纳:ampnbsplampnbsp新中国建立十周年前夕的1959年5月18日-6月4日建筑工程部等在上海召开“住宅建设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这是65年来最具影响的标志性会议。实际上关于住宅标准的讨论只用了4天,而由刘秀峰部长主持的座谈会开了12天,他作了“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报告,该报告后在建国10周年之际公开发表,共讲了六个问题ampnbsp(1)研究建筑问题的几个基本观点;ampnbsp(2)建筑的特点及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ampnbsp(3)建筑艺术问题;ampnbsp(4)传统与革新、内容与形式;ampnbsp(5)学习与创造;ampnbsp(6)对建筑师的几点希望。如肯定“适用、经济、美观是有机的、辩证的统一,而又主次分明的”,主张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的原则等;ampnbsp1984年6月16日-20日,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其标志性是将评论与创作融为一体;ampnbsplampnbsp1985年11月29日-12月3日中国建筑学会召开“繁荣建筑创作学术座谈会”,这是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后,时隔26年后第一次研究建筑创作问题的全国性专题会议,由戴念慈主持,讲了六个问题ampnbsp(1)建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ampnbsp(2)风格是共同特征在表现上的不断重复;ampnbsp(3)以优秀传统为出发点,进行革新;ampnbsp(4)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形式与内容;ampnbsp(5)倡导民族形式及社会主义内容;ampnbsp(6)采取认真态度学习外国,再论时髦建筑;ampnbsp1989年10月23日-25日“中国建筑创作40年”交流评论会在杭州召开。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以“多元共存、兼容并蓄、古今中外、皆为我用”发表了繁荣建筑创作的演讲,会议检阅了新中国40年的建设成就;ampnbsp199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与杨永生主编《建筑师》杂志共同创办“建筑论坛”,第一次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主题“建筑与评论”;1996年论坛在天津举办,主题“比较与差距”;1997年在南京举办,主题为“现状与出路”;ampnbsp1999年6月23日-26日国际建筑师协会20届大会及21届代表会在北京举办,其重要影响力是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吴良镛教授宣读了《北京宣言》的纲要,围绕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文化、建筑学与职业精神、建筑教育与青年建筑师六个分题展开研讨;在国际建协支持下,由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张钦楠先生等具体组织编撰10卷本《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这部文献巨著;ampnbsp2009年9月12日《建筑中国六十年(七卷本)》正式出版,它系呈现六十载中国建筑设计创作理念的“全集”;ampnbsp2012年2月,在北京举办颁奖会,两院院士吴良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2月末王澍获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ampnbsp2013年10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论坛在南京举办,课题主持人程泰宁院士做了“希望·挑战·策略——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的演讲;ampnbsp由此我想到国内最权威的建筑评论教材是郑时龄院士2001年2月推出的《建筑批评学》,他认为建筑批评从学科上讲是研究建筑批评的学科,是一种元批评,本身就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批评,又称建筑评论和建筑评价。郑院士在建筑批评的基本术语中归纳了结构、语言、话语、符号、记号、符号学、能指、意指、信息、信码、文本、多义性、空间、场所、作者、读者反应批评、关联域、共时性、历时性、元批评、象征、隐喻、原型共23个“词汇”,意在展示建筑评论含义的广博与深度,意在表现如何深入展开建筑评论的实践。这是我们在盘点并回溯中国建筑六十年建筑评论足迹必须关注的问题。建筑评论尤其重要的是客观,英国批评家瑞恰兹认为:“一位优秀的批评旁及要具备三个条件。他必须是个善于体验的行家,没有怪癖,心态要和他所评判的艺术作品息息相通。其次,他必须能够着眼于不太表面的特点来区别各种经验。再则,他必须是个合理判断价值的鉴定者”。ampnbsp“反思与品评:新中国65周年建筑的人和事”是个十分需要持续的话题,无论对与建筑评论和历史评论,它都是负责任的,是当下中国建筑界需要填补的“空白”。这绝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它应是一种行业推动的力量,更需要专门靠诸如“中国建筑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等相关学术团体的组织的力量,与会者很期望在业内已有影响力的《建筑评论》杂志能担此重任。我以为这是一个因生动而令人感动的会,这是一个因感动而令人暇思的会,这更是一个因暇思能带给人们充满中国建筑界发展希望的学术会议。ampnbsp金磊: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ampnbsp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ampnbsp《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ampnbsp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兴隆街56号北京商界A段9层ampnbsp电话:13310223995ampnbsp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