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李俊贤院士事迹持续引发中央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_新闻中心_洛阳网

2018-07-02     阅读量:244

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对李俊贤院士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这也是继2011年3月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李俊贤后,间隔七年再次聚焦这位老院士。

  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对李俊贤院士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这也是继2011年3月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李俊贤后,间隔七年再次聚焦这位老院士。

  7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李俊贤做国家腾飞的助推剂》;《光明日报》以《毕生创新一心为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为题报道了李俊贤事迹,并配发评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6月30日,新华社向全国媒体发布通稿《做国家腾飞的“推进剂”——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与报纸摘要》栏目以《九旬老党员李俊贤院士捐资300万元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为题报道了李俊贤事迹。

  《工人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转发了新华社通稿。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人民网及腾讯、搜狐、网易、新浪等网站纷纷转载相关报道。

  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以李俊贤院士近70年的科研历程为主线,以他们夫妇一生省吃俭用捐赠大部分积蓄300万元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为引子,介绍了李俊贤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成功开发偏二甲肼、796燃料等国际先进的推进剂,助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以及开创发展聚氨酯技术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等先进事迹。

  《光明日报》评论指出,从李俊贤身上,人们看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急国家所急,应民族所需,形成了老院士一生的坐标。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远境界,无声地向社会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操守与境界。他们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更为整个中国社会注入了创新的精神,树立了奉献的标杆。

  中央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李俊贤院士事迹,也在我市各界引发热议。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首席运营官于文杰说:“李俊贤院士的格局非常大。他讲问题的时候,都是讲我们要解决国家的问题,不能受制于人。他经常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关心国家的急需,希望我们不被别人掣肘、制约。”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总经理杨茂良动情地说:“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是李俊贤院士屡获成功的两大秘诀,他身上的精神是我们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的传家宝!”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工匠刘新安说,李俊贤院士身上体现了一种科技报国情怀,这是当下最宝贵的精神。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他要向李俊贤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践行工匠精神,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马玉璞说,学习李俊贤院士,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日前,七二五所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2018年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这是对全所多年来在质量管理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肯定。下一步,全所将以李俊贤院士精神为激励,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增强品牌意识,促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品牌地位持续提升。 (洛阳日报记者 赵志伟 通讯员 张云众)

李俊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合成推进剂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