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王兴治·破甲神兵

2012-09-26   中国工程院   阅读量:58

    栏目:CCTV10(大家) 时间:2012-09-23

    199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中国自主研发的车载重型反坦克导弹红箭9横空出世,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反坦克导弹又一次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跻身世界前列。而它的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反坦克导弹专家王兴治院士为这一刻的到来已经期待了很久。

    主持人 许可:“看着自己的这个红箭系列从天安门广场过去的时候,心里什么感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洋洋自得。”

    主持人 许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很自豪,这个自豪是为祖国自豪,是那种自豪,我今天怎么样,我也有了,我也有这样一个先进的东西了。”

    研制先进的反坦克武器,让敌人的装甲部队不敢轻易进犯是王兴治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如一的梦想。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的一段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事件爆发,当时前苏联军队使用了先进的特62主战坦克,而面对着它坚固、厚重的装甲,我国军队手中的反坦克武器都束手无策。

    主持人 许可:“珍宝岛那一次,就是对所有的做反坦克导弹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刺激呀,很着急呀。咱们没这个手段。”

    主持人 许可:“其它的这些反坦克的武器,当时就是觉得不是很好用,面对坦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不是很好用,那当时情况下一般火炮呢打不中它,摧毁不了它。当时是有穿甲弹,还有榴弹。榴弹的话呢,有一个问题,就是命中精度的问题。穿甲弹有一个威力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穿透。”

    而在当时,我国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还仅仅处于研制阶段,时年24岁的王兴治正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之一。珍宝岛前线转来的消息让他十分揪心。幸运的是,在这次冲突中,我军缴获了一辆特62坦克,对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而王兴治对这辆坦克更是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印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那辆坦克我们不是用导弹打的,也不是用火箭打的,是把它那个链子给炸断了。它停在江的那个冰上了,我们打炮,把那冰都打碎了。”

    主持人 许可:“把它打到水底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然后坦克就沉到底下了。沉底下的话,然后我们潜水,就用这么粗的钢丝绳,用了绞盘给绞上来的。后来这个坦克拉到沈阳,我还当了一个月的解说员。所以我们就深深感到,我们对付这个东西,没什么办法。那既然这反坦克导弹能对付它,那我们就得要搞出来,那国家需要啊。”

    主持人 许可:“所以过程是一个刺激,但也是一个激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对,也是个使命。就是我们要不把这件事做了,当时没有别人来做这件事。所以我们就觉得责任非常重大。”

    反坦克导弹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坦克的新型武器,无论在精准度,还是打击威力方面,都堪称陆战之王的克星。我国的相关研制工作开始于1958年,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进展缓慢。1963年,王兴治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反坦克导弹专业,分配到当时的炮兵科学研究院一所工作。就在一年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G201项目成立,王兴治开始参与总体设计。从此,与我国反坦克导弹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主持人 许可:“当时咱们总体设计的思路是什么?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总体设计思路呢就是简单,射手呢要能够操纵这个导弹,而且呢还要操纵到瞄准线上,瞄准线呢要跟踪这个目标,就是瞄准线里头,它是一个十字线,这个十字线要对准目标的中心。”

    主持人 许可:“就是射手要始终使这个瞄准线对准这个目标。在它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对准它,它运动,你也跟着它运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对。”

    主持人 许可:“同时你还要控制导弹的运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对。所以对命中精度来说,对射手的技术来说,要求得都很高。”

    1972年,王兴治参与的G201反坦克导弹项目完成了设计定项,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武器却未能装备部队。为了满足我军对反坦克导弹的迫切需求,国家设立了红箭73项目仿联合生产前苏联萨格尔式反坦克导弹。而在王兴治看来,独立自主研发新一代反坦克导弹更是当务之急。从1974年开始,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红箭8导弹研制工作也拉开了序幕,它是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主持人 许可:“所谓第一代、第二代,它们代与代之间,这个分代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第二代的话呢,就是射手不操纵导弹了,射手就变得比较轻松了。”

    主持人 许可:“只要瞄准那目标就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只要瞄准并且跟踪目标就行。”

    主持人 许可:“但导弹就能自动到这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导弹自动到瞄准线上去。”

    主持人 许可:“这对设计工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对了,这技术难度就很大了。所以第二代的话呢,叫有线、红外、半自动,三点导引,有这样一个标准。”

    主持人 许可:“在咱们开始1974年立项做第二代的反坦克导弹,也就是后来您弄出来这个红箭8系列的导弹的时候,国际上,我不知道第二代导弹是不是已经开始研制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西方他们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装备了,部队已经装备了。”

    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是美国的“陶”式导弹,法国和西德联合研制的“米兰”导弹和“后特”导弹。与他们相比,王兴治他们的红箭8项目一起步就晚了整整十年。1977年,王兴治获得了赴法国和德国参观交流的宝贵机会,第一次见识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反坦克导弹研制的先进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当时我们看他那录像,那录像的靶面,就这两个灯这么大。”

    主持人 许可:“一平米左右,不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当时我看那导弹,就从中间哪,几乎是打一个洞,我就感到又惊讶又羡慕。另外看见他们的一些科研手段,比我们先进得多,而且那时我们差距确实很大。觉得那是很羡慕他们的。但是呢,也刺激了我,那就是说什么呢,他这东西我买不来,肯定不卖给我们,我们中国,这么大中国,我们就搞不出来吗?我就瞄住这目标了。”

    主持人 许可:“我回去一定要弄出跟他们一样的东西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就你能做到的事,我可能时间要长一点,我得想办法要做到。”

    他是与陆战之王为敌的人,钻研导弹,击穿坦克重重装甲。他是与国际同行争锋的人,自主研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红箭8、红箭9系列反坦克导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做客《大家》,敬请关注。

    就这样带着强烈的使命感,王兴治踏上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在红箭8反坦克导弹项目充实阶段,王兴治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既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国内的同行相互交流,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而导弹上的很多零部件都是要从头开始研制,比如和所有有限制导导弹一样,红箭8在发射过程中尾部会不断释放出一根导线,用于接收发射装置给出的信号,而如何保证这根线始终不断,就是王兴治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这个导线呢,它绕到这线管上去,然后这导弹一层一层往下放,那么这样的话,就需要一种粘结剂,这粘结剂呀,如果你这个粘结强度太大了,就把那导线拉断了,因为它目标这个导弹速度很高,它就拉断了。那么如果这粘结剂要是(强度)小了呢,就出现什么问题呢?”

    主持人 许可:“放出来太多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在过载的情况下,它可以多股往出放,就容易断线了。”

    主持人 许可:“对。”

    为了解决导线断线的问题,王兴治他们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进行攻关,终于研制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粘结剂。然而,导弹的其他零部件又给他们出了新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这有根细长导管,引到这地方来,就是燃气要从这儿出来。那么这导管,我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什么问题,这导管都烧红了,就像那铁匠打铁,那个颜色差不多,而且都弯了。当时那种心情就觉得,这太可怕了,你看这个导管的外边,还有线管,里边呢还要放一些其它东西,那你这么红的东西,那里面那导线连接那不都受不了么。后来说这个怎么办呢?这个事儿呢,说你既然红了,能找着一种办法给它隔热,让它温度降低,所以后来我们就想啊,就利用那个碳纤维,得要做成布,加工以后呢,就把这个碳纤维管就衬到这里头了,一衬,发动机它一点火,确实不红了。”

    在红箭8研制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每个零部件的攻关都遇到和克服过类似的困难。而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兴治带领团队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闯过一道又一道关卡。在他看来,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并取得成功,一是靠我国各个相关技术领域全力配合,二是靠这支科研团队近乎敢死队的执著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因为我们这么多的部件,一个部件不行,最后我们整个项目都是不行的。就是我们这团队呀。”

    主持人 许可:“没有退路,所以您说敢死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所以我说敢死队的精神,就在这儿,谁都不能退,只能往前走,中间有无数次的失败。”

    主持人 许可:“但最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但是必须要成功,红箭8这个导弹,从原材料、元器件完全是国产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国外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还要感谢西方对我们的禁运,当时他要都卖给我们了,这事变得很简单了。”

    主持人 许可:“我们今天回过头看,说十年,其实可能就是五六年的时间咱们就弄出来了,但当时解决一个问题都要以年来计的这个时间,您会不会觉得这个就是觉得很绝望,或者说觉得我弄不出来怎么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我当时是这样,作为技术负责人来说,我就觉得好像把我扔到海里了,但是我必须要生存,我必须要活着,我必须要上岸。”

    主持人 许可:“但岸在哪里,不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不知道。”

    主持人 许可:“拼命地往前游。”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连光点都看不见,就这感觉。”

    1981年,红箭8反坦克导弹研制成功,在茫茫大海中挣扎了七年的王兴治他们终于看到了彼岸。1984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红箭8反坦克导弹方队出席亮相。1986年,该项目正式定型,不久后装备部队。红箭8的横空出世,不仅填补了我军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发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能力,王兴治他们通过十年磨剑,终于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前进步伐。1987年,红箭8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主持人 许可:“定型的时候,它的水平跟国际上其它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水平来比,怎么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跟它们是一样的,装备上是一样的。”

    主持人 许可:“就我们的这个红箭8,跟它们有没有在国际靶场上一起打过,比试过高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打过,就是红箭8的话,我们是卖到很多国家和地区,卖了很多枚。这些国家的话都有一个要求,货比三家,一起打,我说是平起平坐,就在这儿,就是你有这东西,我也有,你这具备的性能我也具备。我们有两个方面,我们比较硬气。”

    主持人 许可:“哪两个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一个呢,我们可靠性还是比较好的;还一个呢,我们价钱有一定优越性。”

    通过外贸出口的途径,红箭8反坦克导弹经受了很多次局部战争的考验,其性能表现令人称道。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它命中注定的对手坦克也有了很大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反应装甲的出现让王兴治他们这些反坦克导弹专家面临了新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这个反应装甲呢。”

    主持人 许可:“反应装甲它的概念就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它就是做一个钢壳,做一个钢的,这么一个小方的,这么一个箱子,里边装上炸药,然后呢就把它摆到我这个坦克正面,或者侧面,或者上面,它放上以后呢,对我这破甲弹威胁是很大的。”

    主持人 许可:“破甲弹打上去之后会怎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打上去以后呢,它相当于一个炸药包,它就把我这射流就给打断了,这射流一打断以后,我对它的穿甲能力就不行了。”

    为了攻克第三代主战坦克上披挂的反应装甲,不肯服输的王兴治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攻关,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研制出了破敌利器——串联战斗部。

    主持人 许可:“这个串联战斗部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战原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就是两个战斗部在一个轴线上,前边它就出现一个探杆,它这探杆前边带一个小的战斗部。这个小战斗部打什么,就打它反应装甲。”

    主持人 许可:“只要一打上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打上去以后,它反应装甲就爆了,爆了以后,它的主甲板就裸露了嘛,就用我主装药这部分(打)。”

    主持人 许可:“威力最大的还在后面呢。”

    在王兴治他们的努力下,红箭8陆续发展出多种型号,形成庞大的反坦克导弹家族。作为我军现役的主力反坦克导弹,红箭8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由单兵、越野车、履带式或轮式装甲车、直升机等多种平台发射。而王兴治并不满足,他希望进一步提升反坦克导弹的性能,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上世纪90年代,他领导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制出了车载重型反坦克导弹红箭9。

    主持人 许可:“到后来的这个红箭9系列,就是红箭9跟红箭8比起来,您觉得它在性能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这个红箭9呢,首先是威力比较大,现在我们红箭9这个威力,可以说当前几乎。”

    主持人 许可:“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都在前列吧,咱不说第一,也在前列吧。另外呢,射程比较远,这是当前应该说直瞄是最远的了,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发展成间接瞄准了,就看不见我也能打了。另外呢,夜间可以对目标进行射击,这是又比红箭8又进了一步。”

    与红箭8一样,王兴治他们在红箭9的研制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但在武器的常规性能方面有所提升,还在自动化程度上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使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

    主持人 许可:“它可能对人的依赖会减少,它很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所以呢就是这个是轮式车载的这样一个反坦克导弹,而且是自动装填,我们自动装填可以做到四枚导弹同时装填,那么很多国家的话呢,它是一枚自动装填,还有的是一枚人工装填。另外这个四轮车的话,可以浮渡,在水面上可以行走。所以呢,这个应该说在红箭9上,我们比二代严格说也是属于二代,但是它更先进了。”

    由于在我国反坦克导弹研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1995年,王兴治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他主持设计的红箭8和红箭9这两种武器再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的装备行列当中。直到今天,76岁的王兴治还在从事着反坦克导弹的进一步研发工作。就在我们本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他还在争分夺秒的为自己手中的新项目忙碌着,和手下的年轻人一起参加条件严苛的定型试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包括我现在这个高原4600米,当时他们不让我去,他们不让我去,我说你们不是折磨我吗,你们在那儿了,知道哪个地方什么时候上去了,什么时候打,我这坐在家里,我能知道吗?”

    主持人 许可:“内心的煎熬比身体的痛苦更难承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就是,所以我说我还得去,我去的话,我这一段一段往上爬嘛。”

    王兴治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是他多年来在与世界先进坦克和先进反坦克武器同时展开角逐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出了具备自动寻地功能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有些国家也开始了第四代坦克的研制工作,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全新挑战,为了保证中国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水平始终居于世界前列,王兴治他们还在继续努力着。

    主持人 许可:“您这一辈子跟我们国家的反坦克导弹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一生的命运跟它交织在一起。您能告诉我们,大概最近在做的这个工作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反坦克导弹专家 王兴治:“我最近呢,也承担了一个相近类型的一个项目,现在呢,我考核的指标全部都通过了,一百多个指标。这项目呢,我很高兴,我现在获得多个百分之百,命中率我百分之百,可靠性我百分之百,每个指标都干脆利落,全部都达到了,所以心情特别好。”

    从第一代G201导弹的从无到有,到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红箭8、红箭9赶超国际,再到新型武器的不断研发,王兴治和中国反坦克导弹一起走过了不断成长、飞速、跨越的几十年光阴,而他相信,我们自主研发的反坦克武器将成为一切来犯之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