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疑涉论文造假遭撤稿
2015-10-27
央广网搜索
阅读量:199
据报道,此次撤稿事件与《知识分子》的匿名举报有关,2015年3月,《知识分子》主编、清华大学教授鲁白收到称港大医学院有20余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的检举信。被撤回的两文题目分别为《雷帕霉素可减轻肝硬化接受者肝移植损伤――下调Rho-ROCK-VEGF通道的重要性》,(发表于2006年1月20日,以下简称A文)和《脂肪激素脂联素和FTY720结合可显著提升小体积脂肪肝存活率》(首次发表于2006年2月10日,以下简称B文)。最终,期刊决定撤稿的原因是,A文中一张受到质疑的图片出处没有合理的解释。在B文中,肝移植前后的两张组织切片图完全一样,因此两图至少有一张是假的。在撤稿之前,AJT的执行编辑吉尔・怀特(JillWhite)曾对《知识分子》表示,该刊调查表明,这些论文的一部分图像是从别的来源复制过来的。“这种作法使它们(数据和图像)失去了科学上的有效性,同时形成了学术不端的嫌疑。”怀特在回函中写道。怀特当时强调,这些声明并不能说明上述造假背后的意图或原因,只能说明这些被指出的问题不能得到充分解释。”AJT期刊方面也表示,期刊已经尝试与范上达本人联系,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回信。”论文相关作者并未针对论文内容问题以及撤稿事件做出任何解释。财新记者在发稿前致电万钧在港大的办公室,暂未能联系上她。两位作者中,今年63岁的范上达是港大荣誉退休教授、李嘉诚医学院外科学系讲座教授,其发表的文章目前多达967篇。他曾通过右叶肝移植创新了“成人―成人活体肝移植”方法,该方法现已在全球普遍使用。2005年,他曾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万钧则是香港大学在任的外科学系教授,同样主攻肝移植、癌症研究等方向,参与多个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也曾获得过国际肝移植学会的多个奖项。除了万钧、范上达以外,涉嫌作者还包括港大医学院的多位研究人员。作者共11人,包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肝胆外科的M.Su;B文作者9人,中国大陆合作者包括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部的Y.Zhao。两文共同作者有7人。“造假窝案”揭开一角?《知识分子》表示,上述两篇被撤稿文章只是上述匿名检举信中所提及的一小部分,举报者列出的涉嫌“造假”论文共计21篇。其中,含有万钧署名的涉嫌造假文章共有7篇,有前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上达署名的涉事文章则多达14篇。该媒体将持续报道余下的涉嫌造假论文。被质疑存在造假行为的21篇文章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且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不低。“我们学术界的浮躁是非常严重的,就连一些名牌大学也存在着严重的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据称,检举人在举报信信中这样写道。据报道,检举人指称涉嫌造假的21篇论文共涉及署名作者近50人,迄今尚无法知道谁才是造假涉嫌人。除了上述两家大陆合作单位,还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外科部、哈尔滨医科大学、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实验室等卷入。《知识分子》引述评论表示,在学术造假事件中,通讯作者负有一定的责任。而参与了多篇造假论文的作者,也应该反省并对自己的贡献作出澄清。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的深入调查,找出真正的造假者,否则对不知情的其他作者的学术名誉无疑将是严重的玷污。据《知识分子》报道,检举者是长期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举报“让更多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研人员认识学术造假的危害,做正直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