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绿色时报:风雨60年三大重点值得注重

2012-07-03   北京林业搜索   阅读量:56

ampnbsp谈起中国园林高等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颇为权威。他从1957年起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长达半个多世纪,长期主持园林方面的教学、研究、实习,见证了北林大从绿化系发展到园林学院的艰难历程。ampnbsp陈俊愉在世时曾经多次回忆起这段历史,对园林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发展寄予厚望。虽然陈老已经乘鹤西去,但他的谆谆教诲在今天更有分量。ampnbsp园林专业风雨60年ampnbsp我国被西方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专著始自明·计成《园冶》(1582年)。ampnbsp在陈院士看来,园林绿化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且不定型的学科,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逐步从被忽视到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ampnbsp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办造园专业。这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翻开了我国园林高等教育的第一页。而北京林学院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所辖的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园林教学单位,是今天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基础和前身。ampnbsp在汪菊渊教授的倡议下,1951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农业大学在园艺系成立了造园专业。这是我国园林教育中设置的第一专业。ampnbsp此后,汪菊渊又倡议并获当时清华大学梁思成等教授的支持,该专业由北农大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办。当时的三四年级学生在清华上课,由汪教授与清华几位教授执教。ampnbsp1956年,这个专业调整到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前身),称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隶属于当时的造林系。1957年秋,北京林学院正式成立了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设立了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第一次正式建立园林方面的系并与专业配套。ampnbsp据陈俊愉回忆,绿化系成立之初,系和专业的名称都沿用当时苏联的原名。教师队伍逐渐扩充、加强,聘请李驹教授兼任系主任,汪菊渊、陈俊愉教授兼任系副主任。ampnbsp为了加强绿化系的力量,院领导将几个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研组如植物及植物生理、气象、土壤、遗传育种以及全校植物园建设等任务,都划归绿化系领导。ampnbsp1958年到1964年,是园林绿化专业的发展时期。此间,除了组织师生到绿化施工现场锻炼之外,还接受了3批朝鲜留学生和1名越南留学生,接受多批进修生与进修教师,开展专业培训。ampnbsp与此同时,积极筹建园林系园林专业,并于1964年春获正式批准。可惜,1965年系和专业都撤销了。以陈俊愉为首的专业主讲教师受到了批判,时间长达5个月。ampnbsp1974年,已迁往云南的北京林学院决定恢复园林系园林专业。1979年至1984年,陈俊愉重新被任命为系主任,带领师生员工逐步恢复并适当发展了专业教研工作,制定了招收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两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ampnbsp1993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扩建为园林学院,设有4个专业,即园林、风景园林、旅游管理和观赏园艺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为专业较齐全、规模较宏大的培养园林高级人才的摇篮。ampnbsp三大重点值得注重ampnbsp陈俊愉从事园林专业教育达50多年。回顾走过的道路,他认为有3点必须强调。ampnbsp一是园林教育一定要注重综合性。陈俊愉最深的体会是,园林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且仍不定型,各国各校多有所侧重。他提出,在开展园林教育时,不管专业名称如何、培养重点是什么、将来到哪里工作,都应最大限度地强调园林教育的综合性。具体而言,就是基础要宽,知识面要广,多方联系,触类旁通。他说,美国的园林设计师在其设计事务所里设有假植的大苗苗圃,学园林设计的学生要掌握800种观赏乔灌木。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ampnbsp二是园林教育一定要注重植物造景。在他看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是解决城市病、工业病、现代病等快节奏综合征的根本途径。而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植物造景是我们的专长和特色。他反复强调,在园林教育中要突出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ampnbsp三是园林教育一定要注重经济和经营管理。陈俊愉说,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在园林教育中,再不能忽视园林经济和经营管理了。园林技术、艺术、规划、施工等加在一起,只相当于园林经济和企业管理之和。在创造新时代的新园林风格的大目标下,一定不能忘记经济管理的特殊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园林教育的薄弱环节。(A01)
汪菊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花卉园艺、园林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