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痛别!温俊峰院士

2025-04-25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阅读量:178

2025年4月23日

温俊峰院士治丧办公室

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烟台大学教授

温俊峰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5年4月23日逝世

享年97岁

来源 | 烟台大学微信公众号

    20世纪80年代,歼7Ⅲ、歼8Ⅱ是中国空军的主战机种。但是,鲜有人了解这两种战机中的那颗心脏——涡喷13发动机的设计者是谁。他就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

    1929年4月20日,温俊峰出生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他的童年是和家人生活在逃难和恐慌中的。那时,正逢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家住在抗日战争前沿,经常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袭击,他从小便立志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

    1949年,北平(今北京)和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和平解放。温俊峰考上北洋大学采矿系,半年后慕名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2年毕业前夕,适逢国家院系调整,由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院校航空系组成北京航空学院。于是,他又在北京航空学院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并留校任教。

    在北京航空学院任教期间,温俊峰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发动机薄壳强度课题研究组及其试验设备,研究了薄壳理论对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设计的应用;在航空工业部贵州011基地第二设计所和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期间,主持设计研制了涡喷7、涡喷13系列多种型别的发动机,这两个系列发动机是配装中国国内歼击机主战机种的动力装置,他还进一步提出了涡喷13F、涡喷13B发动机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

    1984年4月26日,试飞员驾驶装配有新一代涡喷13发动机的歼7Ⅲ飞机顺利升空。歼7Ⅲ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歼7系列中全天候歼击机的空白。1989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第38届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首次在国外展览了歼8Ⅱ飞机,引起了极大关注。

温俊峰院士和他珍藏的飞机模型

来源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在中国歼击机进入“自行发展的新阶段”中,有温俊峰和同事们多年辛勤劳动的智慧和心血。1990年,因主持设计研制涡喷13及其改进型发动机并作出了重大贡献,温俊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告别科研队伍后,温俊峰来到初建中的烟台大学,投身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在他心里,是党让他读上了大学,把他这个穷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他将以毕生所学回报党恩、奉献祖国。

    千禧年,温俊峰院士伏案写下他的毕生之愿:

     “我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烧杀的罪行,中华民族的苦难使我从小立志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我深深知道,任何一项工程,特别是高科技现代工程的成功,都是集体智慧和集体劳动的成果,个人仅仅是这个集体的一员或代表。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工作战斗的同事和战友,我永远牢记他们的劳动、成绩和贡献。

    我已老了,现在唯一的期盼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统一。”

来源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温俊峰院士一生心系祖国航空事业发展,他倾尽全力,无怨无悔,甘于奉献,奋战一线,他的精神为我们所敬仰。

温俊峰院士

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1]北航校友通讯(总第十八期)报道:中国心,中国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2014-08-15.

    [2]“光荣在党50年”|大国栋梁质朴淡泊[OL].海报新闻,2021-07-10.  

    [3]讣告[OL].烟台大学微信公众号,2025-04-24.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温俊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发动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