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解读广东奥体老场馆如何焕发新活力 奥体将成“人民的体育公园”

2025-04-05   广州日报   阅读量:38

孙嘉晖

   何镜堂

  改造后的奥体中心体育场。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院士说:

    修葺后的体育场面貌一新,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活力。

    希望将来赛事结束之后,很多老百姓愿意来这里活动,加上一些商业配套,这里就成为一个人民的体育公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嘉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亲临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奥体中心”)指导现场设计施工落地工作。在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场馆改造中,奥体中心改造由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充分考虑场馆赛后利用,结合现状进行改造提升,使场馆面貌焕然一新,彰显国际标准、中国气派、湾区精神、岭南风韵。

    作为九运会的重要场馆,奥体中心曾书写体育辉煌,见证时代激情。其中,主体育场于2001年建成,属于特级体育建筑,总建筑面积14.56万平方米,可容纳80012人。本次主要改造奥体中心体育场、游泳跳水馆,新建赛事指挥中心,也翻新了附属建筑物,并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奥体中心项目3月底已实体完工,其中游泳跳水馆现已竣工验收,体育场按计划将于4月底竣工验收。

    已经是耄耋之年的何镜堂院士亲临奥体中心,察看即将完工的体育场馆,他表示:“走进奥体中心,修葺后的体育场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活力,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场景。希望将来赛事结束之后,很多老百姓愿意来这里活动,加上一些商业配套,这里就成为一个人民的体育公园。”

    87岁的何老边走、边看、边拍,和施工人员热烈互动,向记者讲述自己目睹奥体中心从2001年启用至今20余年来的变化和观感,“这是一座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场馆,如今焕发出新活力,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确保安全以及整合协调各部门、机构的力量让场馆焕然一新。像看台二层的‘骑楼’设计,就是跟广府文化、岭南文化联系起来,奥体中心的整体感觉就是飘逸,色调处理比较清淡,场馆改造还采用了一些光伏板,做了一些环保的设计,使得它既能通风,又能起到遮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发电。”

    何镜堂详细解读了奥体中心改造的构思,他表示:“现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一进来就有新颖的感觉,我们将20多年前的旧场馆做了简化处理,拆除了一些结构,从屋顶、平台、绿化、智能、节能等多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造,简单地说就是——活化提升。”

    在采访中,何老多次提到精神、活力、自由、创新,这与清新、轻盈、飘逸等词语相得益彰,让人们对焕然一新的奥体中心充满期待。

    设计亮点:构建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

    整体设计理念主题鲜明。本次改造以“珠水奔流、湾区浪涌、一脉相承、激流勇进”为设计理念,屋面吊顶强化“飘带意向”、花瓣看台凸显“木棉意向”、水平平台形成“浪潮意向”、广场景观呈现“珠水意向”,广泛采用海蓝色系体现大湾区特色,推动老场馆焕新颜。

    局部设计细节尽显巧思。设计方案在保留屋盖造型底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PTFE吊膜设计,将现状大量裸露的钢结构进行遮蔽,优化观众席视觉效果;同时通过现代泛光投影技术,使飘带屋盖呈现多样化动态光影,令原有场馆呈现“新飘带”的崭新形象。内场座椅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动感旋涡”的图案和色彩响应湾区海洋文化。各层挑檐的包边铝板采用水波纹图案的穿孔板,呼应“湾区浪涌”的主题。

    构建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奥体中心景观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构建了三大类公共空间,以方便赛事活动及市民休闲使用。一是体育运动空间,增设多处林荫下的健身运动点;二是绿色休闲空间,在保留原有大树的基础上增加了3.9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绿地率从21.63%提升到27.68%,大幅增加了林下活动空间;三是弹性多功能空间,兼顾赛时集散、赛后节庆或休闲活动,如在体育场二层平台建设环形跑道以供市民全天候使用。打造全域、全龄、全时的多维复合空间,实现“人民的体育公园”的美好愿景。

    打造精致街区标杆。通过场馆内外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打破场馆侧、城市侧、地铁侧权属界线,开放奥体北广场、南广场等多维复合空间,将场馆内绿地与街道、河涌无缝衔接,实现城市内外空间融合,让城市空间“活起来”。优化通行空间,优化奥体南路、大观路等多条道路,将1200米的人行道由0.6米增宽至3米,通过多杆合一、完善盲道系统、增设过街等候空间等方式,显著改善行人通行条件。打造形式统一且各具特色的服务驿站,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形象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休闲环境。精致实施铺装、灯光、排水等系列构造要素,打造高品质、一体化的精致赛场与品质街区。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