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馆藏标本背后的故事丨陆宝麟院士“蚊”迹追踪的故事

2024-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阅读量:28

    在军事医学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中,有数十张泛黄的手稿,它们生动地展示了蚊虫的结构,每一处细节都被精准地描绘出来。这些手稿,如同一扇扇通往微观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蚊虫的生物学特性。

    故事要从1973年说起,中国科学院在广州召开了“三志”会议,决定编纂《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三部巨著。作为国家基础资料,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在此次会议上,陆宝麟院士被推举主持《中国动物志》中“蚊科”的编研工作。

    陆院士毅然接下这份重任,然而困难却远超想象。分工的复杂性、标本的稀缺性、实地调查的艰辛……每一个挑战都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陆院士的面前,但他从未退缩,为了准确、全面地摸清我国蚊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他率领研究小组开始了24年栉风沐雨的“远征”。

    研究小组无畏艰辛地在高温潮湿的丛林、竹林等恶劣环境中采集蚊类标本,“下雨身打湿,天好汗湿衣”,足迹遍布广西、海南等十多个省份。寒来暑往间,共采集蚊虫标本2万多份,检视幼虫标本10万多条,记述和报道了9个蚊虫新种和10余种蚊虫新记录,不仅补足了大部分缺失的标本,还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记载。

    1997年,我国医学昆虫界传来喜讯,由陆宝麟院士主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蚊虫百科全书《中国动物志·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正式出版。这部近百万字的著作附图版285个,插图2000多幅。详细记录了我国302种(亚种)蚊虫的形态特征、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生物学及医学重要性等内容。它的出版对全国蚊虫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院的历史进程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管 | 军事医学研究院政治工作处

    主办 | 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保障中心 


    监制:孙鼎盛

    编审:李智勇

    策划:何允刚 黄红林

    主编:张振威

    导演:苏洲文案:段研
    视频:曾庆佳 樊文浩 肖羿

    统筹:杜松 邹志国

    视觉设计:王立子
    值班编辑:康晶

陆宝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