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为“中国药械”筑牢人才与创新之基——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丁奎岭

2025-01-18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   阅读量:36

    ◇结合强大的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知识,AI或将有能力打破制药行业“十年、十万个分子、十亿美元”的研发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跨越非常大,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

    ◇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拔尖人才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打开“四个边界”:学科边界、学院边界、学习边界,甚至是学校边界

    ◇上海交通大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集中区、自由区和融合区的“三区模式”,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体系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吴振东董雪

    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全国医药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引发广泛关注。

    从产品来看,国产创新药数量、质量齐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加速突破。“十四五”以来,我国共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共165个国产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产品融合运用深度学习、磁悬浮、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

    从市场来看,我国在全球医药工业发展中的角色已从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持续为全球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海外授权事件达370件,涉及金额超过1200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或创始团队,或核心技术,其中许多标杆性创新药械成果和企业背后,都有上海交通大学的身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策源两方面持续发力。”《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探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更新兴、领域更跨越

    《瞭望》:合成科学是如何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的?

    丁奎岭:合成科学是分子创制的核心和基础,旨在利用化学或生物手段,精确地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贡献尤为显著。它不仅帮助我们发现了像青蒿素这样的救命药物,拯救了无数生命,也极大地推动了医学进步,有望在未来形成创新“核爆点”。

    目前,新药的研发过程相当复杂,平均需要筛选10万个化合物,耗时超过10年,成本高达10亿美元。但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我们有望简化药物分子合成路径,实现更精准、高效和绿色的合成方法。

    具体来说,合成科学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大领域。比如,在生物合成中,我们可以将细胞视为“细胞工厂”,通过改造如大肠杆菌这样生长速度快、培养成本低的微生物,使其更快更好地生产我们所需的物质。展望未来,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的融合将使我们更自由地创造物质,这也将加深人类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索生命进化、健康和疾病等基础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以青蒿素的合成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先利用合成生物学途径得到青蒿酸,再经两步化学合成使青蒿酸变为青蒿素,现阶段得到的青蒿素结晶纯度为65%。未来能不能把结晶纯度做到80%或更高?能不能把成本降到每千克1000元以下?如果这些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不再需要依赖种植青蒿来提取青蒿素。目前,该项目正在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瞭望》:如何才能让新兴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

    丁奎岭:为了进一步提升合成科学的作用,合成生物学家需要深入理解生物合成反应的机制,包括酶的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酶的动态催化机制、生物转化的化学原理以及复杂分子的生物合成策略。同时,化学家应该学习并模拟生物体系中能量和物质转化的机制,构建高效的仿生催化剂和人工酶,发展高效的仿生反应,以实现功能分子的高效、精准合成。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合成转化和功能分子,解决那些单一合成手段难以攻克的挑战性问题。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会把科研范式从“经验+试错”模式逐步转变为“平台科研+垂直整合”的模式。所谓“平台科研”是指使用AI赋能的基础设施来开展科研,“垂直整合”是指以实际场景作为牵引,整合涵盖多个层面的团队来共同解决真问题、大问题。

    AI将对合成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AI显著提升了科研效率,根据相关统计,AI已经能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时间缩短近40%,将临床新药成功率从12%提升到14%。我坚信,结合强大的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知识,AI有能力打破制药行业“十年、十万个分子、十亿美元”的研发模式。

    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建议成立高级别的AI驱动科学研究战略咨询专委会,制定AI驱动科学研究的重大科技计划,把AI赋能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作为一个主题贯穿在“十五五”规划之中。其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不仅是涵盖AI赋能的文献库、数据库等基础科研工具,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以科学发现为目标、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超级实验室”。最后,加大对青年交叉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遴选一批具有交叉背景和国际视野的顶尖青年人才,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在算力、经费、工程团队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

    打开“四个边界”培养拔尖人才

    《瞭望》:在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丁奎岭: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不仅仅关乎单一药物或医疗器械的研发,而是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从医疗器械到药物、疫苗,从小分子药物到生物大分子药物、细胞治疗,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医院……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跨越非常大,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

    高校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等几大功能。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创新的策源。

    拔尖人才培养是头部高校的重要使命。上海交通大学在医理交叉、医工交叉、人工智能、附属医院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已经培养出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众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瞭望》:高校应该怎样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拔尖人才?

    丁奎岭: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拔尖人才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打开“四个边界”:学科边界、学院边界、学习边界、学校边界。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超常规布局了未来技术学院,未来健康是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首先,打破学科边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会受人为设定的学科方向所限。因此,在未来技术学院,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知识模块,除核心模块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其他知识模块。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会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使每位学生构建起独特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其次,打破学院边界。各学院都有自己的“领地”,所以我们选择建一个新的未来技术学院,并建立了自己的教师队伍,同时邀请医学院等不同学院的教师兼职授课。

    第三,打破学习边界。学习不应局限于校内,学生也可以在医院、企业、实践基地等场所进行学习。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市闵行区新建了瑞金医院分部,与未来技术学院合作推动拔尖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能级。

    最后,打破学校边界。这意味着要破除学校的“围墙”,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们正在设计一个国内首创的培养体系,把医学博士与理学博士或工学博士融合起来做双学位,为理学或工学博士加两年到三年的学习时间。

    我们研究发现,跨国公司高管、研发部门主管大多拥有双重背景,既懂医学临床,又具备理学或工学的知识。我们最近开始小规模探索,比如第一届先培养10名学生,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创业者或药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将是教育引领未来生物医药发展迈出的关键一小步。

    构建“三区模式”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瞭望》:在创新策源方面,你认为大学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有哪些优势?

    丁奎岭:对于大学而言,关键在于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涵盖了设计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市场应用等环节,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这个链条上都有布局。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进行药物发现所需的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化学领域专业能力,也具备工程控制领域所需的AI技术。此外,学校还拥有临床研究所需的医疗机构,以及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架起“桥梁”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等。

    《瞭望》:为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高地,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构建“三区”模式。什么是“三区”模式?

    丁奎岭: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海交通大学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围绕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集中区、自由区和融合区的“三区模式”,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体系。

    一是打造战略导向“集中区”,布局未来新格局。近年来,学校把自身建设和创新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带来发展的“乘数效应”。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应用于关键领域。同时,学校聚焦健康中国等战略需求,启动“大健康”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效能和贡献。

    二是探索前沿导向“自由区”,推动“大科学”新范式。原创策源端,学校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布局“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学校还统筹近2亿元自有资金启动“交大2030”计划,支持高风险大胆探索和非共识研究、颠覆性技术,支持学者勇闯无人区勇攀科技高峰。学校还建立了思源研究院,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机制,让科研人员潜心自由探索。同时,学校在张江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以交叉融合为核心布局前沿方向。

    三是建设市场导向“融合区”,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学校通过一系列改革打通科技策源的“第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比如,整合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作为综合性管理机构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建设成果转化的“小岗村”,2020年赋权改革试点以来,形成了一套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完成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项目340余项,合同总额近30亿元,比改革前翻了两番。

    目前,学校全面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推进科技成果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瞭望》2025年第3期 )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