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坐拥三江、千湖,“丰水之省”为何还要节水?院士在湖北这么说……

2025-01-08   湖北日报   阅读量:1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 通讯员张晶晶、许洋

    “在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为什么还要谈节水?”1月8日,湖北省节水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设问的方式开启主题报告。

    湖北坐拥“三江”“千湖”和4231条河流、6900多座水库,水资源总量丰沛,丰水地区为什么也要节水?

    “水资源总体丰沛,但这些水也不是想用就能立刻用上的。”王浩解释,湖北水资源先天分布很不均衡,七成降水集中在4-8月份,同时年际变化比较大,空间上南北差异明显,形成了鄂北、鄂西北旱包子地区,人口密集区和水资源富集区不重合,产业布局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水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均衡配置,因此,丰水地区不等于水资源高枕无忧、有水也不等于可以随意使用。

    “水资源的需求,湖北还没有达峰。”王浩介绍,从国际经验上来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达到用水量的拐点,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第三产业占比在GDP里超过60%、城镇化率超过70%,而湖北目前没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未来随着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用水的压力还会越来越大,节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进一步推动节水工作?王浩提出分三步走——一是从数量管理转向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水资源的保护。

    水环境的治理和水生态的修复,实现水资源真正的可持续利用;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共治,要打破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推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多元共治的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水新格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改变被动节水的思维定式,主动构建适应省情的节水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注重培育节水文化。

    在王浩看来,节水是一把钥匙能同时打开三把锁。“这三把锁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王浩解释,通过节水同时把这三把锁打开,这是水治理体系中的牛鼻子——节水能降低和抑制不合理的水需求,促进供需平衡;节水能减少面源的入河量,提高点源污水处理效率,解决水污染问题;节水可增加生态水量,减少污染入河,促进水生态的修复。

    “丰水之省”湖北,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做好节水工作?

    王浩开出六个“药方”,系统开展丰水区的节水研究,即开发适应丰水特点的节水技术、建立符合地区特征的节水标准、构建丰水区节水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丰水区节水评价的评估方法;坚持流域综合治理不放松,要建设全流域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综合调控能力,以应对多种水问题的交织;科技和制度创新是推动节水发展的两个轮子,在科技应用方面包括大田节水技术,非常规水利用技术,灌渠降损技术,工业节水技术等等,在机制创新方面,包括水价机制创新,农业用水管理模式创新,三产节水经济机制,水权市场交易机制方面的创新等;数字化正成为节水的新动能,通过构建用水节水数字孪生体、用水节水数字化智慧化管控、大数据创新节水管理,最终实现节水智治;大力发展再生水利用;在湖北打造长江流域节水标杆试验区,通过实现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领先,生态系统和发展质量先进,用水节水管理效能在流域内领先,形成可供流域借鉴的先进经验做法。

    责任编辑:刘郸

王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文水资源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