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院院士身上所铸就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实施新时代新成就云南记忆工程,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的方式,记录、留存、宣传两院院士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奋进故事,旨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同时也是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体记忆的重要举措。
由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出品的《新时代新成就云南记忆工程 院士篇》微视频正在播出。今天,推出第二集《绿色农业“守望者”——张克勤》。
线虫是农作物第二大类病害,严重危害着我国粮食、经济作物安全,随着高毒性化学杀线虫剂因严重威胁农产品和环境安全被禁用或限制使用,线虫防治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为守护绿色农业,他踏遍云南的山山水水,以小虫子为研究对象,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开辟出了线虫生物防控新天地。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张克勤考入了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农学院),专业学习植物保护。“那时,成为一个科学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理想。”张克勤说。
进入大学,张克勤怀揣着一个科学家的梦,拼命学习。毕业时他凭着优秀的成绩留校任教。
1983年,张克勤获得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选送法国留学的机会,为此需提前一年半时间学习法语。而张克勤刚学习法语一年,就因学校人手不足被取消了这次深造机会。但他觉得“一个人只要努力,总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去法国影响也不大”。随后他沉下心,如愿考上了本校研究生,跟着导师开始研究“稻曲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克勤和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合作,来到云南采集大型食用菌。其中一些认为被污染了的食用菌,张克勤好奇地拿到实验室进行分离,发现污染的原因是食用菌菌柄基部与土壤接触处有线虫和“杂菌”污染,这种“杂菌”经鉴定后是一种捕食线虫真菌。张克勤同时也注意到,还有其他类型的真菌也能“吃”线虫。“它们会产生一个精巧的由三个细胞构成的环,当线虫从里面钻过时,这个环就会像‘套马绳’一样,瞬间把线虫勒住了。”这一发现让张克勤兴奋不已,他去查找各种资料时,却发现这一领域当时在国内是空白,国外研究得也不深,他的心中,突然打开了一扇窗。
在自然界中,线虫以细菌作为食物。然而,这些细菌并非只是被动地牺牲,它们如何反抗、抵御线虫捕食以维持种群生存的方式却鲜为人知。为此,张克勤选择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启了几十年线虫生防的科研生涯。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张克勤将线虫生物防治研究相关材料申报了国家基金。“没想到一报就中了,我是学校第二个申报上国家基金的老师。”喜欢钻研的张克勤从此踏上了线虫生物防治研究之路。“可以说,我这辈子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和线虫过不去。”而立之年,张克勤的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荣获了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贵州省线虫防治领域第一次获得该项大奖。
1998年云南大学一实验室正在招贤纳士,张克勤看中了云南的生态优势,毅然决定来到云南大学。
此时,云南玉溪化念镇正饱受线虫之苦,这个以种植番茄著称的乡镇,因线虫病流行不得不改为水旱轮作的方式来降低病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于是,张克勤带领科研团队到化念镇蹲点4年,采用生物防治,成功地将线虫的发病率从90%以上降到2%以下,番茄产量、质量显著提升,种植户收入大幅增加,有力助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在与线虫战斗的过程中,张克勤认为控制好线虫,一定要先了解它“亲戚、朋友、邻居”之间的关系,就像人类一样,要营造好环境,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
循着这一思路,张克勤团队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了细菌可以通过“特洛伊木马”的机制侵袭线虫,并发表了题为《病原细菌的特洛伊木马机制》的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一机制:细菌产生的二庚酮可视为“木马”,当线虫以为“木马”是食物并吞进去后,“木马”就会把线虫的肠道破坏掉,在里面繁殖,等大部队攻入了,再里应外合共同发起攻击。
为了更进一步深入了解线虫与周围“邻居们”的关系,张克勤带领团队发现了细菌抵御线虫的一种新机制,即细菌可以动员线虫的天敌——真菌捕杀线虫。在这种防御机制中,细菌在线虫的胁迫下,快速释放尿素,尿素使真菌从腐生形式切换至捕食形式。捕食线虫的真菌形成捕食器捕杀线虫,从而减轻细菌被大量捕食的压力,维持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并发表了题为《细菌动员真菌杀线虫》的文章。这一研究系统揭示了自然界中细菌、真菌、线虫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关系。
以大量科研成果为基础,张克勤团队研发出高毒力的菌株,制成生物制剂后可以“消灭”线虫,为我国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作出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同时,生防技术有力化解了农残超标问题,为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技术支撑。
扎根云南,张克勤带出了一支在病原线虫及生物防控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2015年,他所在的实验室升级并更名为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引领了我国作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为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不怕坐冷板凳,从不轻言放弃。”张克勤认为,就是这种精神支持他一辈子钻研线虫,尽可能搞清楚线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控制线虫危害。“现在研究越做越深,一辈子也不可能完成,还要靠后来者继续把这个担子挑下去。”
责任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