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新污染物治理研讨会暨新污染物治理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对当前新污染物的基础科学研究等问题提出建议。
从科技需求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治理难度大、技术复杂程度高,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科学与技术难题。
吴丰昌指出,我国在新污染物识别筛查与监测、管理和法律法规、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吴丰昌认为,可以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开展系统有组织的重大科研项目。从战略布局角度而言,可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急用先行、分步实施。
“未来5年,应聚焦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储备,实现突破。”吴丰昌表示,应形成对环境、生态和人体赋存行为与危害的科学认知。如新污染物管什么、怎么管、怎么防、怎么治等系列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夯实新污染物治理与管理的科学根基。
他特别强调新污染物治理研究工作的独立自主性以及服务国家治理需求,要形成一批“筛查—评估—管控(替代、削减、治理)”相关技术储备,不应过分依赖国外已有研究样本、方法及治理设备。
当前,一些监测必需的质谱联用仪器等几乎被国外大型仪器公司垄断,各种配件、标准样品等也依赖进口。同时,缺少本土化物种的毒性数据、我国人群的暴露特征参数以及对国外毒性数据库的高度依赖使我国未来化学品风险评估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
吴丰昌建议,急需通过科技专项的持续投入实现监测设备、治理装备的国产化。在危害识别、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风险防控与预警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原创性工作,完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我国新污染物风险防控新思路和新模式。建立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风险阻控技术体系,形成基于绿色替代、低碳削减与协同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及装备。
此外,他建议,建设一批实验室、平台、高水平科技队伍,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工程和试点示范区,建立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支撑国际履约。
“针对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应通过5年—10年的努力,形成对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吴丰昌说。
新闻链接
在新污染物治理前沿论坛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处长刘羽表示,基金委聚焦新污染物治理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布局,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将新污染物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刘羽表示,地学部资助体系为攻克新污染物治理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刘羽认为,技术研发滞后、“理论—技术—方法”对国家重大需求支撑不够,是新污染物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短板和面临的最大挑战。
她介绍,我国新污染物危害毒性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相关研究整体不够深入且较为分散,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实际环境中新污染物低剂量复合性效应与机理、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危害效应与机理高通量毒性测试与预测、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将是未来本领域的研究难点和重点。
“新污染物风险防控理论与技术是破解新污染物治理难题的关键,也是国际的共性难题。新污染物风险防控仍然面临着削减控制与替代机制研究匮乏、多介质多界面风险调控原理与技术缺失、全生命周期防控技术与方法缺失、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防控成本高等问题。”刘羽说。
在新污染物暴露评估与健康风险综合管控方面,刘羽认为,应进一步针对新污染物精细化多途径暴露模型、多维度暴露组学、与人群健康的因果关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本土化暴露参数体系等开展更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支撑形成新污染物综合管控对策。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