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荣誉证书,让广西的大桥登上国际舞台;一篇特殊的科普文,为广西青少年搭起通向科学未来的桥。
11月12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建造的天峨龙滩特大桥荣获大型公路与铁路桥最高奖。
这位在桥梁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也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近日,郑皆连院士欣然接受《南国早报》和《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周刊邀约,为青少年读者撰写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与孩子们分享这座获奖桥梁建设的有趣故事。
▲郑皆连。
在文章中,郑皆连院士详细介绍了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创新之处和所面临的挑战。
郑皆连院士已经83岁高龄,每天有繁重的科研工作,为何还愿意花费时间给孩子们撰写科普文?
郑皆连院士表示:“我曾有幸长期担任广西科协主席,深知科普工作的意义重大,它与科技创新共同构成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科学普及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相互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工作者。”因此,此次受邀为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写一篇科普文,他欣然答应。
▲11月27日《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周刊2、3版刊登的关于天峨龙滩特大桥的相关科普内容。
建桥凝聚着郑皆连院士一生的热爱,他希望把对科学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于是,他向中小学生科普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设过程以及桥梁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从分类、组成、受力原理和建造过程等角度,科学全面地了解桥梁,增强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尤其是工程科学的兴趣。他希望通过向中小学生科普这座桥梁的基本情况和建造过程,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各项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
▲崇山峻岭间,天峨龙滩特大桥飞架红水河上,气势如虹。蓝锋、牙浩翔 摄
郑皆连院士写来的科普文章有近3000字,受限于报纸篇幅,《南国早报》和《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周刊在刊登时,只能将其中精华部分呈现给青少年读者。原文内容涵盖了其多年来参与桥梁建设的宝贵经历,特别介绍了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可以说,文章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郑院士及其团队的智慧和汗水。
科普与科技创新一样重要。2024年至2026年,广西出台科学技术普及三年行动方案,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广西的众多科学工作者俯下身子,来到一线,用深入浅出的讲述和丰富活泼的形式,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普通民众奉献了一场场“科普大餐”。
院士简介
郑皆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路桥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广西交通系统从事桥梁设计、施工、管理工作。
院士寄语
少年强,则国强。
同学们,你们适逢国家大发展的好时代,更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希望你们惜时惜福,专注学习,大胆探索,夯实本领,强身健体,健康成长,敢于担当,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有作为!
院士科普
“这座创造世界纪录的特大桥是我主持建成的”
特约撰稿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
我是郑皆连,一位热爱桥梁建设的老爷爷,今年83岁。11月12日,在瑞士苏黎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我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建成的桥梁——天峨龙滩特大桥,荣获大型公路与铁路桥的最高奖。
一座桥,创造世界纪录
天峨龙滩特大桥坐落在广西的天峨县,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它横跨在红水河上,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连接着两岸的人们。它于2024年2月1日正式通车,从那以后,无数车辆和行人都能安全、快速地通过这里。由于是拱桥设计,它比斜拉桥的建设成本少了1.25亿元,而且100年内的维护费用也少了4.7亿元!
这座桥的跨径有600米,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拱桥。它把混凝土拱桥跨径的世界纪录一下提高了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前南斯拉夫KRK桥跨径大210米。
83岁还能主持建成这样一座大桥,我很开心,这不仅代表了我的努力,更代表着中国桥梁技术的飞跃。
造桥,就像搭积木
建造这么一座大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大桥主桥是上承式混凝土双肋拱桥,上层是行人车辆的通道,而下层则是两个平行布置的坚强的拱。这两个拱的总重量超过9万吨,相当于7万辆小汽车的重量。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么重的拱悬在空中呢?这得用到建桥秘诀——劲性骨架法。
劲性骨架法,就是先用空钢管搭起一个拱的骨架,然后,往这些钢管里注入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就会形成一个坚固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拱。最后,我们在这个组合拱上挂上模板,再浇上混凝土,就像给大桥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就这样,大桥的拱圈越来越坚固,直到变成一座真正的巨桥。
难题,我们用智慧解决
但是,修建大桥毕竟不是简单的搭积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浇筑外包混凝土就是其中最危险、最复杂的一步,这些混凝土的重量是钢管骨架的9倍!任何一次浇筑失败,大桥都有可能出问题。所以,我和我的团队需要寻找最安全的施工方法。
我们采用了“分环浇筑”和“多工作面同时浇筑”的方法。先把箱形的拱分成底板、腹板和顶板三环,依次浇筑,这样一来,已浇筑的混凝土就可以承受后面浇筑的混凝土重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每一环又分成很多小段,每次同时浇筑4个小段。
根据这个思路,天峨龙滩特大桥拱肋28100立方米外包混凝土分3环8个工作面,每次4个工作面同时浇筑,大桥建成共经过36次这样的浇筑。
经过43个月的精心建设,天峨龙滩特大桥终于圆满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