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郝红全
10年前的11月10日,师昌绪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师昌绪先生是材料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中国高温合金领域的奠基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先生曾在很多场合讲他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体会。他常说:“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凝练和总结。
师先生在少年时期,亲身经历北方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目睹饱受苦难的民众,他在那时就“立下强国之志,就是要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强国之志一直鼓励着自己前进”。他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赴美读书先后获得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圣母大学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基于实业救国理念,他在国立西北工学院读大学开始,一直选择采矿冶金、材料等工科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反抗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积极分子,经过顽强、机智的斗争,于1955年回到祖国。
郝红全与师昌绪(右)合影。吴晓东/摄
回国后,师先生在地处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一干就是30年,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和合金钢研究。20世纪60年代,师先生带领团队研制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一跃迈上两个重要台阶,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研制的叶片大量应用于中国先进战机发动机。
他还亲自到工厂一线参与合金生产,直接服务国防和经济建设。其中有一段时间到抚顺钢厂攻关高温合金生产工艺,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东北生活极为困难,他连续3个月每天乘坐铁路闷罐货车往返沈阳和抚顺,因劳累过度患了肾炎,但依然坚持工作。回忆那段岁月时,他写道:“当时想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使高温合金的生产立足国内,不能让苏联人卡我们的脖子。”直到国家航空所用的高温合金生产工艺牢牢立足国内,他的攻关工作才结束。
调至北京工作后,师先生在国家科技战略咨询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牵头组织对中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集成电路、新材料研发及工程化、材料加工大型装备等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进行战略咨询研究,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重大决策建议,并得到采纳实施。
师先生曾自嘲“爱管闲事”,其实他想着的是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事。2011至2013年,围绕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师先生组织两院院士、专家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地考察。他亲自主持召开大小研讨会20余次,每次会议,他都要做重点发言,总结专家意见并部署下一步咨询研究工作。最终,专家组形成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2013年5月,师先生在病房中起草报中央领导同志的信,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他提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对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后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之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规模宏大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开始运行。
师先生曾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能团结大家一起做事。”从带领金属所“一百单八将”攻克空心叶片到整合全国力量让国产碳纤维起死回生,再到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身份带领资深院士和专家围绕集成电路、三农、转基因、创新人才培养等开展咨询工作,师先生把自己海纳百川、团结协作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到哪里,他总能团结大家、共同干事创业,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晚年的师先生虽然已是材料领域的泰斗级科学家,但他没有任何架子,因他威望高、声誉好、处事公道,科技领域向他请教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普通科技工作者的来访来信,他都坦诚接待、回应。中国工程院一位领导同志评价师先生说:“与他交往无不感到心情舒畅。他关心人,不看对象,不分厚薄;他尊重人,不分长幼,不论资历。他是大家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好领导、好长辈、好朋友。”
我在师先生身边工作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他的关心与尊重。刚到他身边工作时,先生嘱咐我多读书、多看文献,还亲自给附近的图书馆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协助帮我办一张图书借阅证。
第一次和师先生出差,到酒店安顿好后,师先生把我叫住:“小郝,你是第一次来深圳吧?”说着就从外套内兜里掏出些钱来说:“出去转一转,看看有什么要买的。”师先生对自己却一点也不关心。比如,师先生穿着极为简朴,很多次跟着他出去开会时,都有人提醒我:师先生的衣服太旧了!
如今,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0年,每每回忆起这些细节,我的心中依然感到温暖。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照亮着我们的未来,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这是师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朴素表达。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在祖国科技一线,他敢于攻坚克难,为国铸材;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他担当重任,凝练科技工作者智慧,形成战略决策建议。师先生用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中爱国、创新、奉献的精神内核。
当前,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剩11年时间了。科技工作者们肩负历史重任,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斗、敢于创新的宝贵品格,以科学精神做事、做学问,以科学家精神铸魂,铆足干劲、奋发有为,为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系师昌绪原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报》记者甘晓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24-11-14 第4版 人物)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