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不光定义了“心肌梗死”,他的这个预言也已成真!丨陈灏珠

2024-11-06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阅读量:588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医学界有一位年轻人预言:有朝一日,冠心病将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健康杀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预言成了现实。当年提出预言的年轻人,也成为了我国当代心脏病学的领军人物,与治疗冠心病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就是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

陈灏珠院士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陈灏珠并不是预言家,他的创新发现也绝不是拍脑袋的突发奇想,而是基于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严谨的论证。

    作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对现在的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也知道它很可怕,因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往往也意味着将要和死神展开一番搏斗。

    最初,我国还没有“心肌梗死”这个词。中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真心痛”范畴,又称“胸痹”。《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西医曾一度沿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来描述这种疾病。然而,这些称谓并不具有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精确性和特异性。

    直到1954年,陈灏珠率先观察到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肌坏死,并在《中华内科杂志》第3号发表了论述“心肌梗死”的文章。“心肌梗死”这一病名从此被医学界所公认,并沿用至今。

    20世纪60-70年代,心血管病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国外迅速发展,但在国内却因受到冷落、阻碍而发展停滞。

    1972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恢复,医学学术交流逐渐增多,外宾在学术交流中反复讲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引起了我国临床医生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

    1972年5月,陈灏珠受上级指示,着手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他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基础做起,与解剖、病理学科合作,在三十几例离体心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人冠脉解剖分布的规律,并做了相关设备的准备。

    1973年4月23日,一位患者因剧烈的胸痛被送入了中山医院。经检查,医生怀疑他患了当时并不常见的冠心病,但却无法确诊。

    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陈灏珠决定,为这位患者施行中国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陈灏珠在病室讨论病人病情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需要一台能左右旋转的X光机,以便从不同角度拍照,可是医院的老设备在拍照时根本不能转动。怎么办?陈灏珠灵机一动,既然X线机不能动,何不自制一个能转动的手术床?于是他们找来木板,做出了一张像“独木舟”似的船形床,病人睡在上面可以沿着纵轴旋转,从而解决了造影时需从不同角度拍照的难题。

    正是在这张“独木舟”手术床上,陈灏珠小心翼翼地把心导管送到病人的血管中,然后注入造影剂。不到一个小时,一张清晰的冠状动脉 X 光片出现在眼前,冠状动脉的堵塞情况也被精确地显示了出来。

    这次冠状动脉造影术开启了我国现代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陈灏珠因此被认为是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

    如今,这种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部病变情况的造影手术,早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除了完成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外,在心血管病学领域潜心耕耘的日子里,陈灏珠还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第一例血管腔内超声检查。这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例”,如今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科学创新讲究水到渠成。就好比世界上没一个诺奖获得者,会以得奖为目标去搞科研,大家都是在潜心研究中成就非凡。”陈灏珠说。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从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那天起,陈灏珠就时刻关爱着世间每一颗跳动的心,为中国的心血管病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参考文献:

    [1]信念与大爱的传奇——访上海市2009年科技功臣陈灏珠[N].科技日报,2010-03-27.

    [2]“心脏病学之父”的精神力量——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陈灏珠[N].解放日报,2010-04-09.

    [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一辈子研究一颗“心”[N].解放日报,2010-03-25.

    [4]从医七十余年,他关爱世间每颗跳动的心[N].光明日报,2020-11-07.

    [5]李卫国.医者仁心:陈灏珠传[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陈灏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心血管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