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农业科研:搭建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桥梁——2024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侧记

2024-10-28   科技日报   阅读量:73

    科技日报记者 骆香茹

    “农业科技应该来自农业生产,并回到农业生产”“农业研究实践性非常强,和产业密切结合”……10月10日,2024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在北京平谷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多位专家学者面向气候变化与农业食品系统转型挑战,围绕人才培养、大学发展、产教融合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科研与教育方面,农业高校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该往何处去?与会专家同题共答,结合实际情况,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面向未来图破壁

    100年后的农业生产及教育行业会是什么样?如果对这个问题毫无头绪,不妨把眼光转向过去。论坛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前校长阿瑟·摩尔(Arthur Mol)展示了两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漫画。图片呈现了法国漫画家对100年后生活的想象:2000年,农民按下按钮,农机便自动进行收割、打捆作业;头戴接收器的学生坐在桌前,一旁的教师则往机器里投下一本本书籍,知识像输液一样借由管道进入学生的脑袋。

    阿瑟·摩尔说,如今看来,这些漫画可能有些好笑,但其实它们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想象力。面向未来,高校要创新教育方式,采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方式培养人才。

    “科学家要改革农业领域的科研方式,既要进行常规研究,又要在前沿领域探索。”阿瑟·摩尔补充说,“此外,研究人员不能只关注农业科技,还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跨学科研究。”

    要确定发展方向,必须先明确当下的问题所在。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介绍,当前农业高校面临学科专业结构亟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高端智库建设需要加强等困境。农业高校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他认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助于破解上述困境。南京农业大学通过大学科建设、打造大科学中心、完善大育人格局三方面工作,助推问题解决。

    立足需求培养人

    面向未来,如何推动农业创新?怎样培养具有前沿探索和交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让科研与产业需求发展同步?

    答案或许能从一份报告中找到。

    科研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在论坛上发布的《全球高校与科研机构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贡献报告》为全球农业科学共同体提供了一张科研全景图。报告汇总了2019—2023年全球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主要贡献机构等数据,呈现出农业领域研究的特色和趋势。报告提出,国际合作、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是推动农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学科交叉,都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人才对农业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一所大学在农业领域拥有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的数量,与大学的农业科研质量存在强关联性。”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说,“对大学来说,培养下一代青年人才,让他们成长为领先的科学家和创新者,是重要的使命任务。”

    农业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人才,学科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加强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新专业,设置作物表型组学、智慧农业两个交叉学科。

    福建农林大学则先后组建、申报多个交叉学科和新农科专业,成立海峡联合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以实体化运作推动新专业落地,进而促进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周卫介绍,为了培养具有前沿探索能力的人才,该校整合校内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开设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拓展性课程;搭建创新平台,设置创新项目,引导大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小班授课、导师指导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周卫补充说,此外,河南农业大学还探索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培养拔尖人才。

    脚踏实地谋创新

    阿瑟·摩尔说,在历史长河中,包括农业高校在内的大学历经各种变革,演化为如今的第四代大学。

    那么,何为第四代大学?它和前三代大学有何区别?在迈向第四代大学的过程中,农业高校该怎么做?

    “第一代大学集中于教书育人,第二代大学则在教育基础上引入有限的科研。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三代大学开始关注全球性的科研,并进行跨学科研究。”爱思唯尔学术与政府事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萨义德·塔哈(Said Taha)认为,“第四代大学不仅要应对全球范围的挑战,还要对其所在地区产生影响。全球影响力与本地影响力之间的平衡非常难以把握。面对这一挑战,大学必须从全球汲取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当地社会,推动产业发展。”

    在平衡全球影响力与本地影响力这个问题上,不少农业高校交出了各具特色的答卷。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对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而言,尤为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红卫在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时表示,农业高校既要站得高,面向全国,服务国家重大需要,也要站得稳,立足所处地区,服务区域特色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地处广东,需要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优势。同时,学校还通过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国际化发展、卓越化发展。

    科研成果要落地见效,农业生产要向上借力。具体地说,农业科研要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面向产业需求做研究;而农业生产要装上“智慧大脑”,向科技要产量。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介绍,该校不仅瞄准前沿领域,搭建全球领先的药用植物多组学整合数据库、大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平台,还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云南省粮食、茶叶、花卉、咖啡、烟草等“1+10+3”重点产业,牵头组建云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服务当地产业发展。

    回到前面的问题,100年后的农业生产和教育行业将会呈现何种样貌?

    论坛上各位专家分享的不同实践共同印证了一点:对未来农业和高校教育的想象彼此交叉,农业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或将决定未来农业的样态,为实践插上翅膀,而农业生产实践,也为农业高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课堂、成果转化的土壤。二者携手,让关于未来的想象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何沛苁

周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植物营养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