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视频】徐义刚院士:深地科学领域的耕耘者 | 关注全省科技大会

2024-10-17   羊城晚报·羊城派   阅读量:77

  “能获得突出贡献奖,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10月17日,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大会上获悉,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颁给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

    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表示,地质学科是一个冷门学科,自己做的方向偏基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关系并不密切,此次获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还有科技界的广大同志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作为长期从事地幔岩石学和深地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徐义刚矢志不渝扎根“深地科学”30余载,埋头钻研看不到的地球深部乾坤,通过对地球深部样品的研究,重塑地球深部演化的历史,为打造我国南方“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培育深厚土壤,默默付出、慢慢发力。

    谈专业:“深地科学”破解许多“卡脖子”难题

    谈到做科学研究的心得,徐义刚认为需要两个驱动力:一是好奇心,二是需求导向。

    “需求导向就是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他进一步解释说: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横跨数万里,上下数亿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中,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资源发展史,深地相关的工作最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得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支撑国家的发展战略,而“深地科学”研究成果能破解许多“卡脖子”难题。

    当下,美西方对我国的“科技打压”已经成为常态。“事实上,这类科技和战略资源封锁一直未停止,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一些矿产资源,尤其是对军工产业、火箭行业、航空业以及军事方面有用的东西,绝对是被封锁的。”徐义刚举例表示,地质行业一直承担着冲破这些封锁的排头兵。

徐义刚院士与学生们

    例如,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矿产资源的消费是呈S型增长的,资源利用的种类也急剧增多。地质学上成矿理论的研究,就为这些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支撑。他透露,广东的地质工作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惠州博罗、从化南昆山等地,发现了相关的特需金属矿产,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现如今也同样面临着各种封锁,怎么办?

    “关键矿产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徐义刚表示,我们应当摸清“家底”,把我们的强项做强,弥补短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外贸“新三样”,但与“新三样”相关的锂、钴、镍等9种金属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所以我们要关注新能源金属的成矿理论和找矿突破。另一方面,低碳清洁能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创建成氢理论、寻找天然氢气资源需要重点关注,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徐义刚认为,“深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科学层面,它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生产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谈科研:“漫无目的”读书心无旁骛、踏实做事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徐义刚坦言自己的科研之路,并非一路坦途,甚至可以说起点非常低。那是如何从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一名人人敬仰的院士?

    追忆往事,徐义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法国读博士,偶然学了地幔岩石学。“当时选中的老师,刚好跟中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老师有合作,研究对象就是中国东部的地幔岩石样品,导师觉得我做这个研究正合适。”

    然而遗憾的是,没多久导师竟然到了另外一个学校去工作,“把我一个人扔在了巴黎。很少人管我,这对我科研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那段时间非常失落。”回国后,“海龟”还不怎么吃香,没有大的项目,收入也不高,他坦言甚至短暂当过法文翻译赚钱……

    徐义刚用当初的经历谈道:“法国读博时,我虽在的实验室什么都没有,但有的是书,文献也充足,学校里还有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我就去拼命读书,什么书都读,什么报告都听。我大概精读了300篇以上经典论文,那时候年轻精力好,读的东西印象深,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徐义刚院士在工作中

    读书之“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后,万物所呈现的生机勃勃。而年轻时读过、掌握的知识,其价值也在后续3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显现出来,“当时读的书,后来都慢慢用到,比如深海、深空的跨界工作,都能做一点,跟知识的广泛涉猎分不开。”如今指导学生,徐义刚都会告诉学生,要阅读经典、多读书,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他指导学生时,肯定要亲自修改、把关学生的第一篇论文、第一次学术报告、第一份基金申请……

    “年轻时,我就给自己立下志愿,每隔10年就要换一个方向,以地幔岩石学为基础,开辟不同的研究方向。”从博士阶段开始的克拉通破坏、到阐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再到揭示东亚大小地幔楔的动力学差异与板内玄武岩的成因,再到现在关注的穿层圈效应等工作,徐义刚认为自己基本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志向,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他自认为这些都得益于心无旁骛、踏实做事的处事风格,也得益于年轻时有些“漫无目的”读书。

    时下,有些年轻同志在申请各种称号、项目不能如愿时,深受打击,一些人甚至从此萎靡不振,徐义刚希望用自己读书求学的经历,激励年轻人,尤其是一些“没有帽子”的年轻人:“不应该泄气,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

    谈学科:关键是要热爱,干一行爱一行

    谈到所从事的地质学工作,徐义刚认为虽然很艰苦,但非常有意义。

    地球科学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研究的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本该更接地气,但为何会被人看成冷门科学?徐义刚认为一个原因就是普通民众认为搞地质太苦,要面对大自然,难免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回忆工作之初,经费有限,他带着法国来的一个老师,从广州出发,一直到东北长白山,中间经停多个城市,“一地到一地,换乘的是公共汽车,用这种方式跑了一个月,考察了中国东部很多新生代火山,的确很艰苦。”但随着国家发展,野外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效率已大为提高。可以说只要有路,汽车就可以开到那里,也没以前那么苦了。“野外调查会有许多科学发现,其愉悦程度,不比发表一篇论文低呢。”

徐义刚院士在野外工作

    徐义刚认为,时下从事地质学工作,既能在装备一流的实验室开展分析测试,也能在空调房里分析数据、撰写科学论文,更能到野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种多样的工作方式恰恰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野外工作涉及路线规划、所到地方的人文风俗的了解、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因此特别能锻炼人。野外工作能力强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井井有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地球科学工作同样可以做出卓越的成果,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有意义…… 为了系统阐明这个观点,徐义刚今年上半年花了3个的时间进行了系统调研,并在今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大会报告,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学科本无高低之分,研究地质学也好,做其它学科研究也罢,关键是要热爱它,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有了出发点,就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他勉励年轻学者道。

    谈跨界:从“深地”到“深海”再到“深空”

    徐义刚的研究对象从几块石头到复杂系统,再跨界到“深海”与“深空”。

    “深地科学的内涵已经扩大了许多。”3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徐义刚认为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已从当初单纯研究生物地幔岩石学,转化为地幔岩石学、地幔的过程如何来影响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研究对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这也是科研人员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除了“深地”,徐义刚的研究领域也涉及“深空”“深海”等。

“虽然我的专业是地幔岩石学,但深海和深海领域的一些科学问题与此专业相同,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跨界”到了深海和深空领域,做一些咨询工作和战略研究,也参与到一些具体的研究”,徐义刚说道。

    在深海领域,徐义刚主要选派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通过成为船上科学家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在板块起始俯冲、南海形成机制、东南亚环形俯冲以及全球地幔不均一性方面做出很多原创性成果。

    作为嫦娥月样专家委员会成员,他积极为行星科学研究和发展建言献策,促成了国家基金委员会月球和行星研究专项的设立;作为天问三科学论证组成员,积极参与选址和生命遗迹探寻的全链条设计。他还在研究所组建了一支年轻的行星科学研究团队,带领大家参与嫦娥工程返回月样的研究,正在为了解月球的前世今生、揭开宇宙奥秘辛勤工作着。

    如何来驾驭探知这些复杂地球系统的能力?

    徐义刚表示:“我们正往这方面努力,现在也正利用人工智能、超强计算能力来做这种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模拟过程。”目前,他和团队也努力介入到深海、深空、深地这“三深”的跨界领域工作中,还参与了“天问三号”在火星上生命遗迹探寻的科学论证、选址的论证工作,他笑着感慨说:“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知识。”

徐义刚院士常与学生讲,地质学工作虽然很艰苦,但非常有意义

    未来的地球科学担当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此,徐义刚表示可以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维系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地球人,我们要践行“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要敬畏自然,不断地拓展人类认知边界,要服务国家意志,保障国家安全。

    【人物简介】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航天局第一届嫦娥五号月样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探月工程四期领域科学家,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及首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等,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峨眉山地幔柱、东亚大地幔楔等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发表国际SCI论文280多篇,引用290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五项、李四光地质科研奖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文|记者 黎秋玲 陈晓楠
    视频|记者 何昱
    图|受访者供图

责编:陈倩

校对:赵丹丹

徐义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