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云南省通海县发生7.7级地震。地震的波动如同巨浪般席卷而来,房屋在震颤中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曾经繁华的街巷只剩断壁残垣。
在这危机四伏、生死一线的混乱之中,一个逆行的身影却走向了灾区一线。他,就是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聿贤。
小北洽海西向地裂缝群
来源丨云南省地震局
此时的胡聿贤已年近半百,面对危险,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震区工作。亲赴地震现场实地考察是他一贯的坚持,他坚信,科学理论绝非象牙塔里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来验证与完善。
他深入村落,走访了6个县1390多个村寨,调查线路长达上万公里。在震区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胡聿贤收集了海量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传统地震烈度指标评价地震现场破坏的不精确性,于是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震害指数”的概念,为地震灾害的评估开启了新的篇章。
胡聿贤在云南永善大关考察留影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那个年代,地震现场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时的很多地方没有机场,不通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雨天要面对崎岖蜿蜒的山路——大雨导致河流水量激增的同时,山路海拔变化还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有一次,在通海地震现场工作时,胡聿贤在村寨调查后乘车返回途中突遇暴雨。暴雨冲毁路基,汽车直冲山下,最终勉强停在了距离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深渊仅不足半米的悬崖边。
什么样的危险都打破不了胡聿贤亲赴地震现场实地考察的坚持。他不遗余力地踏遍每一处角落,不错过任何一个蕴含科研价值的震害实例。自1962年广东河源那场6.1级地震开始,广袤大地上的每一个破坏性地震现场,都能寻觅到胡聿贤那坚毅而执着的身影。
2008年,胡聿贤仍然奔赴汶川地震的现场指导工作,那年,他已经是86岁高龄。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胡聿贤一生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我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荣誉。曾有人问他:成功的道路有什么秘诀?他说:“努力去做,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闫秀杰.幸运喜——迎胡聿贤院士百岁寿辰有感[J].地震科学进展,2022,52(10):501-504.
[2]李慧君. 地震工程学奠基人:院士胡聿贤[J]. 小康,2022(9):20-21.
[3]黄涛 曾美.归国科学家丨胡聿贤:坚持奔赴地震现场第一线[OL].学习时报.2023.12.07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