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教育家精神事迹选编丨赵忠尧:格物穷理 厚德流光

2024-09-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家精神事迹选编   阅读量:63

编 者 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建校之日起,中国科大就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尖端科技人才,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涌现出一批心系科大发展、关爱科大学子的教育家。他们在校训校风、办校方针、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科大办学治校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以老一辈教育家为榜样,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忠尧,浙江诸暨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观测到反物质现象的物理学家,主持建成中国第一、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赵忠尧是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和教育事业,悉心培养了我国几代科技人才,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言:凡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在国内成长的物理学家,都是经过赵老师的培养,受过赵老师的教育和启发的。赵忠尧为发展我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我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01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1946年6月30日,由中央研究院推荐,赵忠尧作为中国代表观看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上试爆的一颗原子弹,他百感交集。参观原子弹试爆结束后,赵忠尧并没有急于回国,紧接着他就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利用一切条件,对加速器的操作台和零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迅速掌握了加速器的设计和制造细节。

    为了研制加速器,赵忠尧放弃了原本感兴趣且擅长的核物理实验研究。当时有不少人不解,加速器不是他的本行,赵忠尧把时间用在不出成果的事上,在旁人看来是在白白地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面对他人的忠告,赵忠尧并非听不懂,但是他却不能认同。失去几年搞科研的宝贵机会固然可惜,但研制加速器对于祖国科学发展而言是更急需的。只要是能让国家富强的事,他都愿意尽力去做。

赵忠尧主持建造的我国第一台70万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赵忠尧兴奋不已,他终于等到了回国效力的契机。但赵忠尧的回国路遭到百般阻挠,甚至一度被关进日本巢鸭监狱,最终美国政府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之下将他放行。1950年11月28日,冲破重重阻挠的赵忠尧带着大批加速器资料和关键设备,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

    赵忠尧用带回的静电加速器部件和实验设备,先后于1955年和1958年建成了我国最早的70万伏和200万伏高气压型的质子静电加速器,为我国核物理、加速器和真空技术、离子源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赵忠尧又主持建立了核物理实验室,具体领导和参加了核反应研究,为开创我国原子核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02 启智润心 乐教爱生

    1924年,赵忠尧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原国立东南大学助教。1925年夏,北京清华学校筹办大学本科,请赵忠尧的老师叶企孙前往任教。赵忠尧随恩师北上,任清华大学助教,开启了他的科研报国之路。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赵忠尧开设了我国第一门核物理课程,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等六位后来都成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忠尧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西南联大,他和同事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邓稼先,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吴征镒、黄昆、叶笃正等人。

    1958年,赵忠尧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同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赵忠尧作为创办人之一,参与了全校的方针制定,并对本系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作出具体安排。他根据我国对核科学人才的需要,创办了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后更名为近代物理系)。

赵忠尧在中国科大给同学们讲课

    赵忠尧在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提出了“教员: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并举;学生:课堂学习和科研实践同时并举”的原则。他精心挑选师资,具体落实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专业的实验室,开设先进实验,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均得以受到系统的科学训练。赵忠尧作为系主任的这些决策,对中国科大,特别是对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的迅速成长起了关键作用。

赵忠尧与近代物理系教师一起研讨

    赵忠尧非常重视教学,他一方面花大力气邀请一流专家来系里任教,比如张文裕、关肇直、梅镇岳、彭桓武、朱洪元、彭士禄等;另一方面,亲自编写讲义并讲授“原子核反应”课程,他学问精深,备课认真,授课内容翔实而深入,将个人的科研成果与国际发展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赵忠尧十分重视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他提出了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室结合的思想,不断向新的前沿课题发展。在中国科大任职期间,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赵忠尧在系里建立起第一个专业实验室,开展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核反应等较先进的实验,使同学们在核探测技术、电子学、数据获取与分析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60年代初,他将第一台加速器赠给中国科大,将其作为核物理专业的教学用具,为我国原子核物理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3年7月,时任近代物理系主任赵忠尧与首届毕业生合影

03 甘为人梯 奖掖后学

    1944年10月6日,“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拟入美校及研究计划一览”出炉。清华大学给杨振宁留美配备的专业指导教师是赵忠尧教授和王竹溪教授。就在“研究计划一览”出炉的前一天,赵忠尧与王竹溪专门致函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兼考试委员会主席梅贻琦,极富远见卓识地指出:“前奉函嘱对留美公费生杨振宁君之研究计划加以指导,经与杨君数次商谈,以目前美国情形高电压实验较难进行,可否略予变通以应时宜。查高电压实验之目的在研究原子核物理,杨君对原子核物理之理论尚有门径,赴美深造适得其时。”

1944年赵忠尧先生和王竹溪先生为杨振宁先生写的推荐信

    赵忠尧十分关心青年人的成长,注意发挥青年人的积极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他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年轻人,在具体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据他的学生郑志鹏研究员回忆,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赵忠尧任室主任的原子能研究所一部(高能物理所前身)物理一室,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学习和工作。他不仅从赵先生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到如何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做一个有真才实学服务于祖国的人。

    1995年,赵忠尧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将奖金悉数捐出,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高校设立“赵忠尧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为科学报国发奋图强。

    教师这个职业,寄托着赵忠尧一生的追求与热爱。在90岁高龄时,他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回忆》的自传,文中写道:“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祖国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家精神事迹选编》

(党委宣传部 档案文博院编)

编辑:夏小草

赵忠尧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