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衣食住行”代表了人类的基本需求,这其中,衣排在了第一位。
现在大家常说袁隆平院士让中国人民远离了饥饿,实际上,也有一位让人们实现了“穿衣自由”的人,他就是与袁隆平院士齐名,人称“食有袁隆平,穿有郁铭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纤维专家——郁铭芳。
郁铭芳院士
来源丨《中国纺织》杂志
新中国成立不久,举国上下,百废待兴,解决穿衣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郁铭芳明白,解决穿衣问题要大力发展化学纤维。
1956年,始终魂牵梦萦着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郁铭芳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随着上海各系统发出动员用非所学技术人员归队的号召。经过深思熟虑,郁铭芳慎重地向组织递交了一份“技术归队”的申请报告,表达了想要从事化学纤维研究工作的愿望。
1957年,上海纺织工业局顺应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的战略决策,从企业抽调11名技术人才组建化纤筹建处,郁铭芳位列其中。
1958年3月,上海纺织工业局成立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以研究衣用纤维为主要任务。郁铭芳进入卡普隆小组,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探索国产锦纶纤维研制。
对于锦纶,起初大家都是知之甚少,国内没有关于合成纤维的研究,也无经验可以借鉴,郁铭芳与同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1948年,郁铭芳(中)与于文潮(左)郎庆海(右)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学习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他们边干边学,依靠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原料聚合缺少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的高压釜,就用白银打成薄片,做成内胆。纤维后加工需要拉伸加捻机,就用纺织厂淘汰下来的细纱机加装拉伸制成。研制过程中需要用零件,厂内没有机床就把图纸带回老厂,“回娘家”加工……
在饱尝了无数失败的辛酸和苦痛后,在一缺技术二无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1958年6月,郁铭芳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翻开了我国化纤工业崭新的一页。
之后不久,中苏关系恶化,原本由苏联提供的军用降落伞所需的“锦纶”面临“断料”。郁铭芳所在的上海合纤厂接到了尽快生产出适用于军用降落伞的“锦纶”丝的紧急任务。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郁铭芳和团队领下任务,潜心研究。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奋战,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1990年代,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
郁铭芳(右二)在实验现场
来源丨中国院士馆
研究过程中,郁铭芳提出优化纺丝过程中喷头拉伸和拉伸区的拉伸比,采用降低卷绕初生丝的取向度,提高后拉伸区的拉伸倍数的方法,使产品达到高强低伸长丝的指标,终于试制成功了可以用来生产军用降落伞的高强度低伸长的锦纶长丝。
1962年,在郁铭芳的带领下,我国第一家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的合成纤维生产车间正式建成和顺利投产,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军用降落伞丝,彻底解决了我国军工降落伞的原料供应问题,为支援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9年开始,郁铭芳全程参与了作为“两弹一星”工程重要原料之一的碳纤维的研究工作。在反复比较不同溶剂纺丝工艺路线后,他决定采用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工艺路线,并在聚合纺丝过程中,采用挥发性酸酸洗处理的工艺,来提高碳纤维的强度。
20世纪90年代初,郁铭芳(左二)与
上海纺织建筑设计公司人员研讨工作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他们的产品终于在国内率先通过纺织工业部组织的高强Ⅰ型碳纤维中试鉴定,并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通报嘉奖。
郁铭芳的研究终结了布票时代,让中国的纺织技术跟上世界的脚步。1995年,郁铭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他获得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终身成就奖。
面对荣誉,郁铭芳十分谦虚,“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参考资料:
[1]牛方.郁铭芳的“丝”路人生[J].中国纺织,2020,(Z2):21-24.
[2]符利群.郁铭芳传[M].宁波出版社,2008.5.
[3]范泽红.沧桑不倦 经纬绸缪写春秋——记我国著名化学纤维专家郁铭芳院士[J].科学中国人,2007,(04):68-71.
[4]史明.郁铭芳:织锦衣[J].创新世界周刊,2020,(10):70-71.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